【論壇】神經醫學研究中心莊健盈主任:從實驗室到社會的轉化之路
在醫學研究的世界裡,真正的價值不僅在於實驗室中的發現,更在於能否將這些知識與技術轉化為臨床應用,最終改善人們的生活。臺北醫學大學神經醫學研究中心正是以此為使命…(更多內容……)
- 【論壇】神經醫學研究中心莊健盈主任:從實驗室到社會的轉化之路
- 考科藍臺灣研究中心10週年慶祝典禮,國際夥伴齊聚北醫大共賀榮耀里程碑
- 頸部反覆流膿恐藏隱疾,萬芳醫院提醒警覺「鰓裂囊腫」
- 眼睛紅紅別再撐,萬芳醫院眼科醫師警告:拖久恐變「角膜水腫、視力受損」
- 中年男急性腦中風險癱,雙和醫院44分鐘完成急救、助其重返工作崗位
- 耳機成癮者請詳讀,雙和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提醒您保護耳朵及聽力之道
- 成為媽媽不是夢,雙和醫院醫師分享備孕建議
- 精準深部腦刺激晶片植入術,雙和醫院與臺北神經醫學中心助「巴友」重獲新生
- 北醫附醫兒童友善醫療,從疫苗到抽血、守護孩子安心就醫!
- 新國民醫院通過2025年「關節置換照護品質認證」,為全國首間經認證的地區醫院
【論壇】人工智慧醫療研究中心主任、醫學工程學院康峻宏院長:未來的醫療透過AI,將延伸至社區、家庭與個人
在數位轉型的浪潮及少子化勞動力缺口壓力下,醫療體系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會。從臨床照護到公共衛生,從生醫產業到教育培育,人工智慧(AI)與數位科技已不再僅僅是輔助工具…(更多內容……)
- 【論壇】人工智慧醫療研究中心主任、醫學工程學院康峻宏院長:未來的醫療透過AI,將延伸至社區、家庭與個人
- 臺北醫學大學勇奪「2025未來科技獎」5項殊榮,私校科研表現最亮眼!
- 北醫大與永信藥品攜手打造學名藥臨床實證新典範,以數據驅動生醫創新鏈結
- 口腔醫學院正式啟用「數位口腔模擬教育中心」
【論壇】人文暨社會科學院李崇僖院長:從制度到心靈~北醫人社院培育具社會影響力人才的跨域願景
在全球化、科技快速變遷與人口結構劇烈轉型的時代,「健康」早已不僅止於臨床醫療、疾病治療,更延伸至「心理-社會-制度」的廣義視野。面對臺灣社會長期關注的少子高齡、家庭結構改變、社會資源不均…(更多內容……)
- 【論壇】人文暨社會科學院李崇僖院長:從制度到心靈~北醫人社院培育具社會影響力人才的跨域願景
- 北醫設立「徐千田教授紀念講座基金」,受贈4,000萬股票傳承醫學教育薪火
- 臺北醫學大學莊垂慶教授獲美國整形外科學會(ASPS)頒授2025年「Maliniac Award」殊榮
- 北醫大113學年度師鐸獎,由彭徐鈞副教授、楊自森教授、吳孟晃副教授、李亭儀教授及方旭彬教授獲得殊榮
- 北醫與日本神戶大學、大阪中華學校,分別深化合作與簽署合作意向書
- 本校圖書館邀請侯文詠校友蒞校演講「變成自己想望的大人」
- 北醫代表隊於全國醫學盃再創佳績,女桌睽違10年勇奪冠軍
- 「中研院人文講座」全臺首位跨領域微學程結業者,由北醫大蘇映瑜同學奪魁
【論壇】人力資源處劉順鎔人資長:建構永續職場福祉‧實踐永續健康生活
本校秉持「共築健康北醫願景,推動幸福職場典範」為核心價值,致力於打造永續的職場環境,完善職場安全與健康保障機制,暢通反映與處理管道,重視同仁權益,推動多項具體行動,與世界永續發展目標接軌。…(更多內容……)
- 【論壇】人力資源處劉順鎔人資長:建構永續職場福祉‧實踐永續健康生活
- 北醫大體系揭「綠色腎臟照護」新解方,助腎友擺脫透析宿命
- 追思永遠的超人醫師徐超斌校友,獲總統親頒褒揚令,讓愛在南迴的路上繼續接力前行
- 北醫大飛洋國際服務團、萬芳醫院黃郁昕醫師,雙雙榮獲「第10屆國際醫療典範獎」團體獎與個人獎
- 本校陳瑞杰董事長、北醫附醫施俊明院長等7位校友,榮獲114年度「台灣醫療典範獎」
- 公共衛生學院陳叡瑜教授榮獲「114年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獎」
- 北醫楓杏社會醫療暨醫學知識推廣服務隊,獲第3屆「大專院校公益夢想家計畫」特優
- 北醫高雄校友會第9屆會員大會,凝聚向心募款興學、展現南部校友影響力
- 百萬捐款人齊心支持北醫大,助力研究、建設與永續飲食發展
- 【捐款芳名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