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院為了推行國際化,於今年11月10日參訪了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兩個醫學院。並商議送醫學生前往clinical rotation,以便擴展學生的國際視野。
醫學院為了推行國際化,由本人帶領了院內的系所主管包括醫學系謝銘勳主任、李飛鵬副主任、醫學研究所林建煌所長、醫學資訊研究所徐建業代所長、藥理學研究所許準榕所長、細胞及分子研究所李宏謨所長、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楊沂淵主任、負責本院國際學術交流的賴文福教授,行政老師陳榮邦主任以及附設醫院負責教學研究組的胡朝榮副主任醫師共十一位,於今年11月10日參訪了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兩個醫學院。並商議送醫學生前往clinical rotation,以便擴展學生的國際視野。
香港大學醫學院由林兆鑫(Professor Shiu-Kum Lam)院長親自接待。港大列名上海交通大學評比的世界一百名內的大學,醫學院的歷史亦超過百年, 國父孫中山先生即由港大醫學院畢業,醫學院的排名在亞洲亦在前十名。由林院長的簡報中,發現港大醫學院的標竿是在未來十年內打造成世界前十名的醫學院,並且以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為學習標竿。最近因香港首富李嘉誠捐了十億港幣,故改名為李嘉誠醫學院。我們參觀了他們的基因研究中心,它包括基因體、蛋白體以及生物資訊三方面的研究,感覺他們的規模不輸中央研究院,亦提供對外的服務,國際化相當徹底,與美加日本皆有合作關係。人才的羅致是從世界各地而來,港大的校長徐立之教授亦為中研院院士,是全世界第一個分離出纖維囊泡症(Cystic Fibrosis)基因的知名人士,從加拿大被網羅回來。他們的目標是豪情萬丈地想將香港發展成亞洲生物醫學的首都。港大醫學院未來的發展有五大重點:1.藥物開發;2.新興傳染病的防治;3.癌症;4.老年人的健康;5.生殖、發育與生長。醫學院下設五個副院長執掌教育及學生事務(Education and Student Affairs)、臨床事務(Clinical Affairs)、研究(Research Affairs)、外部事務及募款(External Affairs & Fund Raising)、資訊科技及計劃(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lanning),每一個副院長之下設3到9個助理副院長(Assistant Dean)有一點像我們的行政老師,每個職缺都是無給職由各科的老師兼任。因此,五臟俱全,架構完整。港大醫學院的規模與本校醫學院的規模相當,有200專任教師、1900個學生、17個系所;但是他們卻有500個研發支援人員,這是我們比不上的地方。1994年北醫與港大兩個醫學院曾簽訂合作協定,可惜後來中斷,希望將來的交流能更密切。另外,在研究單位的訪視中發覺港大的解剖學科與細胞分子研究所已合為一個系,有15位教師、50位研究生,與東京大學如出一轍。港大亦是腦與認知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霍泰輝教授是小兒科醫師,曾訪台與本人有一面之緣。我們參訪他們的臨床技能學習中心(Clinical Skill Learning Center),二十四小時開放的李炳圖書館,以及何善衡夫人學生宿舍,和將來作為交換學生之用的舒服寬廣的空間。香港中文大學每年都有超過100名的學生到海外參加elective course,也歡迎TMU之學生前往。香港中文大學的校長劉遵義教授亦為中研院院士。
香港中文大學去年剛巧成立25週年,是一個年輕且具有活力的醫學院,在推動海峽兩岸的醫學教育上著力頗深。港大的教學醫院為Queen Mary Hospital,香港中文大學的教學醫院Charles Wales Hospital,兩院服務的聲譽及品質不相上下。香港中文大學亦列名世界百大,醫學院則是亞洲前十名,這都是我們要學習及迎頭趕上的標竿醫院。香港於1997之後已從新再出發,仍是東方一顆耀眼之明珠。從兩個醫學院的格局及用人之氣魄,廣徵天下英雄的決心,(兩院不乏許多諾貝爾的講座教授,及不計其數的訪問學者),使我們恍然大悟,原來人才在那裡,卓越就在那裡。從事醫學教育工作者不能短線操作,而是要長期營造這樣一個環境,厚植基礎的建設,剩下的只是水到渠成罷了。(文/曾啟瑞、醫學院院長,圖/陳榮邦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