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學年期末全校導師知能研習—林以正教授蒞臨演講

96期末全校導師知能研習於2008年1月11日於醫學綜合大樓四樓圓形會議廳舉辦,共有157位導師參加,邀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林以正教授,以「設計幸福!?後現代世代的拉扯與安頓」為主題,幽默、風趣、知性的講演受到北醫師長熱烈迴響。


林以正教授在演講中談到後現代哲學思維,後現代主義「解構」、「多元」、「流動」的哲學個概念開始出現以後,心理學其實也逐漸顯現這樣的思想與理論,以「自我研究」為例,自我複雜度(self-complexity)這個概念也就慢慢的衍生出來。自我複雜度其實代表了心理學一個很重要的轉變,因為過去理論會強調「整合」是健全的自我避要的基礎,佛洛伊德以來對於自我的討論都跳脫不出這個整合的核心,自我複雜度這個概念一旦出來以後,對於這個假設就代表起了很大的革命。

林教授也談到了多元、拉扯與整合的議題,他認為多元為什麼一定會導致成長而不會造成拉扯?多元導致拉扯與混淆的可能性也一樣可以很高!若由這一個觀點來看目前這一代的年輕人,他們往往就處在強烈的拉扯之中。Linville主張,在如此多元的時代與生活環境中,一個人健康是很難建立在完整的整合上,因為我們現在太流動了,太多元、太變化了,要把這麼多的「我」整合起來,實在是太難了。那麼,怎麼辦呢?「區隔」就成了一種新的選擇。區隔的意思就是說,我在這個地方表現一個我,我回家表現另一個我,我跟不同的人在一起,很可能就會表現出相當差異的面貌。


另外林教授講到網路成癮的新世代思維,他說:倘若網路是一個必須的,那我們就必須要能夠試著去設計網路,變成能夠一方面發展complexity,一方面又能夠把這個經驗凝聚下來,或是把它沉澱下來!而這樣的可能性會在哪裡發生?在思考這個問題的過程中,我逐漸發展出一個「平衡」的概念。亦即,倘若生命的一端是動的,那麼要達到平衡,就必須在另一端建立一個寧靜!如果說一方面強調多元,那就要有一個相對應的收斂,這樣的收放之間,來達到一個平衡。缺乏這樣的平衡,只是一直放、一直放,結果就變成了分裂與混亂!所以在一個放的過程,一定要同時建立一種收斂的機制,在達到平衡的目標之後,健康是最有可能出現。

林以正教授的演講吸引全校導師聚精會神聆聽,並獲得廣大的迴響,對教師往後與學生的互動,必定能有相當的助益。(文/學務處)

分類: 前期, 前期:校園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