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大成前院長仙逝

北醫第四任院長,董大成先生於日前(3月1日)不幸遺世人間,享壽九十三歲,舉校哀傷。這不僅是台灣醫學界的一大悲慟,也使得北醫痛失了一位大家長。


董大成先生,生於1916年,台灣高雄人。台北帝國大學醫學專門部畢業,日本九州大學醫學博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酵素學研究所研究員。曾任台北帝大副教授、台大醫學院生化學教授、台大醫學院生化科主任、台大生化研究所所長、紅十字會台灣分會會長、台灣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食品衛生營養研究基金會董事長、中華民國癌症醫學理事長等要職。

董大成先生為我國著名生化學學者,畢生貢獻於醫學基礎研究、教育及社會公益,而在學術上之成就,包括率先於腎臟中發現氨基酸去甲基酵素,開啟國內生物化學研究之門,並於氨基酸代謝、豆類有毒物質之去除、蛇毒中毒之機轉、黃麴毒素與多氯聯苯之研究上有重大成果。其中,發現具有抑制腫瘤性質之雞母珠毒蛋白,不僅為植物抗癌物質研究上展開新頁,並為國際學界多所肯定。

北醫創校初期,榮聘董大成先生主授生化學科,建立起長久良好的關係。1981年,董先生擔任北醫第六屆董事,並於1983年敦聘為院長。董院長於1983年至1986年擔任院長期間,非常重視學校的研究風氣與學術發展,於任內成立北醫第一個研究所——藥學研究所,藥研所的成立,對於北醫的學術與教學水準顯著的提升,居功厥偉。董院長為因應對於中藥學急切的研究需求,也曾於院務會議中,率先提議並通過增設中藥醫學研究中心,促成北醫成為中藥醫學之重鎮。

在行政革新方面,董院長強化了行政會議功能、增加院務會議成員以利院務之推展及意見之溝通,成立學術委員會推動教學及研究,促成行政辦法齊一之準則、加強醫學教育功能、醫學及藥學系之分科等重要措施。在附設醫院方面,董院長也進行了大幅度的更新,於任內致力改善附設醫院的硬體及儀器設備,增加病床數量,奠定了日後升級區域醫院的根基。

董大成先生不僅為生化、營養界培養出眾多人才,也積極參與紅十字會、台灣醫學會等社會公益及學術服務團體。董先生之研究成果更廣泛應用於改善國人之營養健康上,從中藥、蔬菜及水果魚增強人體免疫功能,包括食米中添加維生素B等研究,均以社會福祉為考量。至2007年生病前,即使高齡已經九十,董先生仍保持每月至少返回研究室進行研究的習慣,令人動容。

董大成院長終生從事研究達四十五載,發表學術論文計兩百四十餘篇,教育英才無數,長期奉獻社會。如今董院長雖然已離我們遠去,但他所奠基下的建設發展,則永遠嘉惠北醫師生,而他的熱情與努力,也將長留於全體北醫人心中。(文/編輯部)

蘇慶華所長製作之追憶董大成前校長PowerPoint

分類: 前期, 前期:焦點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