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2月3日由台灣回到洛杉磯,於次日(4日)與次子士程,隨同第一批的慈濟海地醫療團前往多明尼加,再乘坐聯合國的人道救援飛機前往海地的首都太子港。
一下飛機看到的是滿目瘡痍,幾乎所有的房舍都倒塌了。還有許多人手拿工具試著挖掘被埋在瓦礫推中的親人。晚上我們住在海外工程公司的餐廳,次日起來前往聯合國約旦維和部隊的野戰醫院,開始診治病患。有許多災後症候群的病情,也有一般的疾病,一天下來診治約兩、三百人。
【上圖:林元清校友(左)與次子士程隨同慈濟海地醫療團一起前往太子港救災】
【下圖:一下飛機看到的是滿目瘡痍,太子港的房舍幾乎都倒塌了】
隔日我們前往倒塌的聖瑪利教堂設立門診治療災民。
第三天起,我們在太子港的創傷急救中心設立醫療站。這裡有20個扶輪社捐贈的帳棚作為野戰醫院。聽到其中的醫護人員彼得談起,他在地震4小時後隨著救災人員乘直升機抵達這裡。第一天小小的停車場就擠進了4千多名重傷的病患,許多骨折、外傷、撕裂傷。他還記得有一個8歲的小女孩手臂嚴重扭曲,整個骨頭都錯開露在外面,哭嚎終夜,他說著說著就哭了起來,說他只是個醫護員,只有他一個人,也不知該怎麼辦,我聽了很心酸,很後悔沒有早幾天來到海地。
過了三天才有以色列的野戰醫院抵達該處,也有些傷患在等待醫療中往生。在每天診治數百名的傷患、災民中,有三位修女前來求診,有一位修女手骨骨折在治療中得知她是義大利人,到海地已經55年了,看著她平靜的敘述受災情景,想到她無所求的付出55年,不禁讓我感到很慚愧,這是多麼聖潔的情操。
每天下午4時,我們要到聯合國的帳篷區去開醫療會報。聯合國及世界衛生組織這一次提供了許多的援助包括藥品、人員及維和部隊。海地約有數千個帳篷區,每個由一、二十戶至數百戶不等組成;帳篷多由床單搭成,並不遮風擋雨;也有用牛皮紙板構成圍一小塊地方,就是他們的家。沒有水、沒有廁所,紅十字會每天供應飲水、食物更是問題。
回來的時候,士程眼眶紅了,他為災民們嘆息,也慶幸自己能生活在安定的地方。在海地看到許多慈濟志工無怨無悔、無所求的付出,也看到在海地奉獻55年的修女,有許多感慨,希望自己能更努力為社會做更多的付出。(文/林元清)
【上圖:林元清醫師與醫療團在倒塌的聖瑪利教堂前治療災民】
【下圖:左圖是為海地奉獻了55年的修女(左),右圖最前方的帳篷是用紙板搭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