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和神經內科黃祐賢醫師,在史瓦濟蘭找到行醫熱情

雙和醫院神經內科黃祐賢醫師,因精通多國語言,自2009年至2011年期間被本校駐史瓦濟蘭醫療團招募他前往史瓦濟蘭提供長駐醫療服務。「可能因為行前認為那裡很落後,到了之後,反而覺得比預期中要好,至少還有CT(電腦斷層)。」黃祐賢醫師回想他在史國服務兩年多的心情。

雖然醫療水準遠遠比不上台灣,但卻讓他感受到,醫病間親密的關係絕非冰冷儀器可以取代的。這段人生的際遇,豐富了他的行醫生涯當年結束住院醫師訓練後,馬上得進入主治醫師的階段,但黃醫師想在人生下一階段開始之前,體會不一樣的人生。因緣際會得知前往史瓦濟蘭的機會,在與家人討論後,決定前往這個陌生的國度。當地缺乏鑑別診斷的工具,腦波、神經傳導檢查系統、肌電圖等都沒有,但也因為沒有科技的協助,讓服務的醫師得學會更加傾聽患者發出的訊息。【圖:黃醫師祐賢(前排左5)與2011年7月在史與義診團合影】

以癲癇為例,不同類型的癲癇,用藥上也不同。黃醫師還記得一名19歲的女生,常會出現全身發抖,類似僵硬的症狀,且一天出現多次。患者曾被診斷為小發作的癲癇,但治療始終不見好轉。黃醫師聽了患者自述後,診斷為副甲狀腺分泌不足,導致低血鈣所引發的症狀。經給予高劑量的鈣後,患者情況好轉,並持續接受追蹤。

在史瓦濟蘭,很多患者總是抱怨自己的病情拖了很久,卻未改善,「很多疾病並不是很難診斷,而是得從蛛絲馬跡中找出特異性,以利用藥。」黃醫師感觸良深。他曾遇過一名30多歲的男性,走路慢且不穩,甚至得坐輪椅,曾被診斷是中風、精神病等,但卻沒有改善。黃醫師診斷患者為年輕型的巴金森氏症,給予藥物後,患者已經可以自行走路。

結束在史瓦濟蘭兩年多的服務任期,黃醫師已返回雙和醫院,繼續為國內患者提供服務。黃祐賢醫師認為,在史瓦濟蘭有足夠的時間與患者充分溝通,雖然台灣患者多,但他還是堅持盡可能的維持在史瓦濟蘭找到的「看病人而非看器官」的熱情,期盼與患者充分的溝通,對患者提供最適切的醫療照護。(文/雙和醫院)【圖:黃醫師在設備不齊的狀況下就著窗戶判讀x光片(左圖),為當地小朋友進行檢查(右圖)】

分類: 前期, 前期:附屬醫院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