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AAHRPP執行長Dr. Marjorie A. Speers、美國知名病理學博士張惠華教授、日本北海道大學Dr. TAMASHIRO Hiko蒞校演講

由本校人體研究處、全球衛生暨發展碩士學位學程及醫學院、藥學院、公共暨營養衛生學院、研發處研推中心等單為,個別或聯合邀請了3為權威學者,於10月蒞臨北醫大演說相關議題。

■美國AAHRPP執行長Dr. Marjorie A. Speers
本校人體研究處為置入受試者保護的觀念,提升研究之品質與國際認同度,於10月3日邀請美國人類研究保護評鑑協會(Association for the Accreditation of Human Research Protection Programs, AAHRPP)的執行長Dr. Marjorie A. Speers蒞校演講,題目為「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Human Research Protections: The Need for Accreditation」。

美國AAHRPP為倡導受試者保護的觀念,以提升臨床試驗品質,戮力推動試驗單位執行人體研究/試驗及受試者保護的認證,10年有成,被視為世界人體研究/試驗保護之標竿。我國於2012年制頒《人體研究法》,將法定保護範圍擴展到行為的研究,除了研究計畫的審查,還加入了研究對象權益的保障與計書執行的督核,同時加上了對研究人員及執行機構的罰則。顯見國內外愈來愈重視人體研究/試驗及受試者的保護 。【圖:Dr. Marjorie A. Speers演講情形】

Dr. Marjorie A. Speers在演說中到提到,1947年的紐倫保宣言(Nuremberg Code)是因為德國在第二次大戰期間,對猶太戰俘實施一連串殘酷、無人性的人體試驗而產生的。1978年美國所發表的貝爾蒙報告書(Belmont Report)起因於1932~1972年間不當的梅毒治療試驗,導致特定族群無法回復的傷害,美國總統柯林頓於1997年5月16日為此公開承認錯誤並表示道歉。除再三強調受試者保護在臨床試驗中佔了重要的一環,同時也是研究品質好壞的重要指標之一。因為國際學術期刊亦逐漸要求受試者權益的保護是研究者必要之工作,與會者認同受試者保護評鑑制度的必要性。

臺北醫學大學致力研究成果的臨床轉譯加值,促進生物技術及醫藥研究成果產業化,達成本校生技醫療水準與國際同步。為推動學校與三附屬醫院臨床試驗整合,本校於人體研究處下設「聯合臨床試驗中心」(JCRC),統合試驗計畫撰寫、估價簽約、統計諮詢、臨床試驗人員支援與執行,讓試驗在本體系間有效地合作與執行,期望成為國家/國際重要的臨床試驗中心。(文/人體研究處)

■日本北海道大學Dr. TAMASHIRO Hiko蒞校演講愛滋病相關議題
公共衛生暨營養學院全球衛生暨發展碩士學位學程,10月3日特別邀請日本北海道大學Dr. TAMASHIRO Hiko蒞校,假醫學綜合大樓7樓會議室主講「Lessons learnt from HIV/AIDS pandemic」,與會者包括醫學系學生、公共衛生學系碩士班學生、全球衛生暨發展的碩士學程學生及本校教職員等。
Dr. TAMASHIRO Hiko於演講中,對於HIV/AIDS在歷史性、現況發展、政策性、教育性及國際性進行解說,提醒大家HIV/AIDS在世界上對於經濟、健康、全球衛生、國家發展等的影響,演講內容清楚,講演方式形態生動,講者及與會者互動良好,問答之間提昇良好教學氣氛。與會者期望未來再舉辦全球衛生相關的演講,以增進本校學生及職員對國際性公共衛生相關知識。(文/公共衛生暨營養學院)【圖:Dr. TAMASHIRO Hiko演講情形】【下圖:Dr. TAMASHIRO Hiko與全球衛生暨發展碩士學位學程同學合影】

■張惠華教授特別演講
102年10月18日,醫學院、藥學院、公共暨營養衛生學院、研發處研推中心聯合邀請到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醫學院(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School of Medicine)病理學博士張惠華教授蒞校,分享其學術成就、醫學教育和衛生保健的理念,他貢獻於學術研究領域超越35年。

張惠華教授擁有阿肯瑟醫科大學最年輕正教授頭銜,並獲頒阿肯瑟醫科大學榮譽教授。在阿肯瑟醫科大學任職期間,協助建立病理生理學博士班課程,並讓該校與美國FDA國家毒理學研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Toxicological Research, NCTR)在學生實習與研究發展上,建立更進一步的關係。【張惠華教授精彩演說】

由於北醫大醫學院重視學生人文素養的培育,張教授也特別分享他歷年學習和研究的心得,強調學習最重要的是態度,並且把自己的心得寫「張氏學而論」,勉勵學子們要時刻牢記勤勉學習的求學精神。除了學生自己本身的態度,老師在教學的時候也要謹記自己的角色,扮好知識和技藝傳遞者的角色,把學生當作顧客,提供他們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唯有時時把學生當作顧客,老師才能針對顧客的需求設計出相對應的商品,學生求知的態度也會更積極,教學相長的良好關係也以此建立。而北醫醫學院一向注重教師和學生間的互動,設計了一系列的CFD課程提供老師們教學時的參考,張惠華教授演講中也點出CFD教學的傳授重點。

針對醫學院的學生,張教授鼓勵同學們思考:你為何選讀醫學院?你對醫學院的學習有哪些期待?你對未來有哪些規劃?要如何完成自己的夢想?10年、20年甚至40年後的衛生保健觀念將有何變化?張惠華教授也建議老師們認真想想:為何選擇現在這個職業?自己的研究是否跟得上正在發展中的學術領域?是否學習了新的研究技巧?是否理解學生的需求?如何當個導師而不僅僅是教師?【左起蔡行瀚院長、張惠華教授、黃朝慶院長、吳介信院長】

張惠華教授以他在毒物學多年的教授和研究經驗,整理出一系列的提問,讓在場的師生頻頻點頭,思考這些學術教育的觀點,回想起當初入學和教學的初衷。張教授在毒物學上已發表超過400篇以上的文章,是世界知名神經細胞學、毒物學以及環境衛生科學家,出版了6本與毒物學相關的教科書。(文/醫學院)

分類: 前期, 前期:校園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