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修建築師為臺北醫學大學創校初期校園整體規劃重要推手,迄今仍然屹立的形態學、教學、實驗三棟大樓,就是在他的巧手之下完工的,吳建築師啟蒙了北醫大的建築史與校園規劃的藍圖,他的作品也在臺灣近代建築史上寫下重要的一頁,北醫躬逢其盛、與有榮焉。
■為矗立最理想、最現代化的醫學院而努力
吳建築師於2014年10月30日不幸遺世人間,享壽80歲,並於11月8日至10日舉行回顧展,分享對吳建築師的美好記憶。吳明修建築師在臺灣建築界享有盛名,1934年生於台東,曾赴日本建築大師丹下健三設立的都市建築設計研究所研修,擅長將環境心理學融入作品。當年他來到北醫時,剛由成大建築系畢業不久,滿懷著留學日本的憧憬,在當時徐千田院長的力邀下,擔任臺北醫學院工務主任,時年才27歲。
1960年臺北醫學院創校時所在地的吳興街,並非如今101腳底下、信義計畫區的繁華景象,而是田園青青的鄉村風景,搭配上眷村羅列與聳立的四四兵工廠,以及無遮掩的拇指山峰美景。但也因所處低窪,所以土地十分泥濘,並且經常性的發生水災,逢雨必淹。【圖:吳明修建築師】
這樣的環境就是吳明修建築師剛來到的光景,面對著本校「誠樸」的校訓,北醫開始有計畫地營造校園整體空間架構。首先是透過填土工程整治水患,並配合市政府進行吳興街的排水系統設置,以解決土地泥濘的問題。之後對於北醫校園整體規劃,吳建築師以吳興街校門進入百米大道,規劃為北醫發展的軸線,軸線的末端為教學大樓之廣場及川堂,實驗大樓與形態學大樓則座落於合院型配置的北側。【右圖:在拇指山的美景下,北醫大第1屆同學合影留念】
吳建築師曾在1962年的訪談中提到:「去年的年末,當我第一次踏入了這片校園,以一個建築師參與建校的計畫,我首先所感觸到的是在這片不算小的園地內,正蘊蓄著一股熱望與活力,上下一致地抱著崇高的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將本學院建築成最現代化,最完備的一所醫學學府。……對於建築,大家也不約而同的企望著所有的校設建築,將是一種充分反映出這一時代建築精神的產物。僅只這一觀點,已確實足使做一個建築師的我感到莫大的鼓舞和雀躍,也相信在這片園地上,矗立一所最理想最現代化的醫學院,將是指日可待的!」【左圖:吳明修建築師為北醫規劃的校園藍圖】
■粗獷主義三建築
形態學大樓(當時稱為解剖大樓)原為一塊水池地,1959年11月間,經填土作業,在1960年開工,完成於1963年,佔地300建坪,總建坪為600坪之兩層鋼筋水泥大樓。採「室在內、廊在外」的概念,是一種後現代主義的平頂式建築,以四面迴廊,自然採光,線條簡單,以及材料「樸實」為設計構想,用當年最易取得的建材,包括上好的檜木、砂石、水泥、鋼筋及紅磚構成。周圍以挑廊環繞,結構的清水混凝土柱樑使用凸出樑與兩長條式欄杆,另以較光滑平整的材料與粉刷之類細緻手法處理窗與構造大樣,欄杆、簷口、窗台、平頂、窗台等部位。【右圖:形態學大樓興建完工時,四周仍有水塘環繞,同學們常需涉水上課】
教學大樓則是於1963年5月1日正式開工,12月20日完工。初期建設時稱為「教室中心大樓」。該大樓為鋼筋混凝土構造的三層大樓,佔地面積約439坪,總建築面積1,321坪。教學大樓內部規劃共有階梯教室14大間,男女廁所各6間。惟其二樓3間,暫充為各處室辦公之用,各教室計有容160座位教室6間,容190座位教室8間。教學大樓內部課桌椅支架全為鑄鐵製成,桌面亦為檜木板面,砌磚均採德國造磚機高壓成模,建材品質均屬上選,使用至今依然健朗無礙。
階梯式大教室解決醫學、牙醫、藥學3大系的所有同學上課需用,也為了日後新增系所招收新生預作準備。考慮夏季冬季風向及日照方向,在教學大樓正面設計出清水模板的垂直條狀的遮陽棚及大雨庇的構件,簡潔線條及清水模板的原始粗獷材料構造,降低教學大樓的工程造價,同時也讓教學大樓被評選為臺灣當代十大建築物之一,曾獲《建築師雜誌》於1964年4月刊登。【左圖:教學大樓整體強調欄杆水平面帶狀的連續感,且於欄杆面板上設置方形落水口】
實驗大樓於1964年4月間開工,在1965年4月完工,總面積有1,300餘坪。實驗大樓為兩棟主要建築物和一棟附屬建築物所構成,主建築物一是學生實驗室大樓居左,接近形態學大樓,一是實驗準備及研究室大樓居右,中間是包括樓梯、升降機及廁所、水塔等設備。實驗大樓延續形態學大樓的設計,走廊在外、教學實驗區在內部,廊道地坪與形態學大樓一樣,採現場調色澆置壓模成型,以當時日據時代的工匠工法嚴謹,歷經50餘年沿用至今仍大部分完整無缺。【右圖:實驗大樓中間的塔狀樓梯空間,僅讓光源從兩旁狹長洞孔進入,表露出清水混凝土壁面質感】
這三棟大樓不僅成為北醫早期具其特色之建築,也被《臺北建築》一書評為當代「粗獷主義」的建築代表作品。強調展現材料本質真實面,以不修邊幅幾近非理性的、挑釁式的粗糙和粗短的建築樣貌出現。北醫的這批建築群採用「清水模板」工法,模版本身釘得很規矩且緊密,拆除後仍可看出水泥上木頭的紋理,為強調粗糙的質感,所有的水泥部分都不粉刷,構造型式則榫頭一樣表達木結構性,與今日亮麗的臺北建築相較,特有一種樸拙之美。
■使用者經驗的重視
吳明修建築師考慮到北醫基地面朝東南,有嚴重的西曬問題,為讓建築物更符合全天的教學研究需要,特別規劃將建築物做成「louver」,在建築正面利用垂直條狀遮陽棚,並在周圍利用走廊的空間來包裹教學研究的空間,讓嚴重的西曬也不會影響到教學研究的進行。另外,他特別研究了國防醫學院和臺大醫學院的解剖教室,考察其他醫學院如何進行解剖工作,從捐贈、處理、運送、清理、使用、收藏、編號等,在完全了解解剖工作的第一線人員的工作情形後,才能規劃出符合解剖學需求的空間設計。【左圖:吳明修建築師將他的心血投注在北醫大校園的一磚一瓦上】
吳明修建築師透過了北醫的經驗,讓他了解到建築設計不是光有外觀造型而已,最重要的是要滿足工作人員的各種作業需求,他說道:「親自參與,充分了解使用者需求,才能做出最好的建築設計,這就是建築。」這些經驗成為了北醫的果實,也讓每位使用者都能在無意間享受到設計者的巧思。
北醫人非常感懷吳明修建築師對學校的建設與貢獻,將他的心血投注在校園的一磚一瓦上,為我們締造了光輝的一頁。我們在此追思他拓荒創建北醫的努力,他對建築的執著和研究精神及臺灣建築界諸多貢獻,令人永難忘懷。【下圖:吳明修建築師的巧思,在教學大樓正面利用垂直條狀遮陽棚為使用者解決日曬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