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務處學生輔導中心邀請到諮商心理師黃柏威,在11月5、12、19日於醫學綜合大樓後棟第二會議室舉辦3場分院導師說明會,分享該如何帶領導生,及如何知道導生的想法。
黃柏威心理師一開始舉了非洲諺語「It Takes a Village」作為開場,要養育一個小孩,需舉全村之力共同培養,而北醫大有如一個小型的村落,導師們如同村中的長者一般,指導、影響著學生。若師長們能建立支持性的關係並營造支持性的環境,讓學生感到溫暖與被關心,對學生就有影響,並不一定需要多麼專業的輔導理論或技巧。
在他大學階段與老師聊天時印象最清楚的一句話,竟然是「你的鞋子好漂亮」,這句話讓他有了被關心的感覺,對自己也更加有自信,肯定了自己的眼光,所若能夠站在學生的立場,多給予鼓勵,將使學生能更有自信,覺得自己不是孤單一人。【圖:黃柏威心理師精彩演講】
在學生眼裡,老師們都是身懷絕技的人,論文量很多,實驗室經驗很豐富,然而,若導師能分享些大學時自己迷惘的過程,更能拉近師生彼此間的距離,讓學生體會到原來老師不是一生下來都是那麼的厲害,也會遇到挫折,從中也學習到如何面對挫折、跨越障礙。他提出Carol S. Dweck教授的「定型心態」與「成長心態」理論,當個體存有「定型心態」:認定事情無可改變、一次失敗就是永遠失敗、自己沒有能力成功時,就較容易放棄改變的努力;而具備「成長心態」的個體,認為遇到失敗只代表還需付出努力進行改變,一次失敗並不代表什麼,覺得再接再厲就好。當導師們能引導學生具有成長心態時,學生較能坦然面對學生時期的挫折。
黃心理師還舉美國大聯盟年度最有價值球員鈴木一朗的名言為例:「即使是最佳的打擊手,10次打擊也有7次失敗,我懷著恭敬的心情,檢討著自己7次失敗的原因,期望下次一定要更好!」說明在學生時期該學到的並不是「每次都成功」,而是面對失敗跟挫折時能再度起身、檢討原因、改善自己。
最後,黃心理師以電影一代宗師的臺詞:「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做結語;師長與學生的相遇,就像是與過去大學生時代的自己重逢,在學生身上看見自己曾有過的徬徨、挫折及成長,若能給與學生適當的關心及溫暖,每位導師都可以是學生心中的心靈良師。(文/學生事務處學生輔導中心)【下圖:與會導師認真聆聽黃心理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