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院舉辦「心靈與大腦的對話」座談會~該院「大腦意識研究中心」將全力投入大腦與意識相關疾病的研究

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於2015年1月20日在本校誠樸廳,主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心靈與大腦的對話」座談會,由本校附設醫院神經外科蔣永孝主任擔任主持人,並邀請到加拿大渥太華大學心理衛生研究所心智影像暨神經倫理學組主任裘格諾霍夫(Prof. Georg Northoff)、法鼓文理學院釋惠敏校長、人文暨社會科學院藍亭院長(Timothy Joseph Lane)及雙和醫院精神科主任等4位與談人,從學術、宗教與臨床實例的角度來探討大腦與心靈的關聯。

蔣主任是美國印第安那大學醫學研究所醫用神經生物科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神經損傷及再生研究、腦血管與神經損傷的治療,也是本校神經損傷及再生研究中心教授及主任。裘格諾霍夫教授是德國杜塞爾多夫大學哲學博士以及德國馬德堡大學精神病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神經與心理分析、認知神經科學、以及哲學,也是本校醫學人文研究所客座教授。【圖:林建煌副校長開場致辭後與座談人合影,左起李信謙主任、釋惠敏校長、藍亭院長、裘格諾霍夫教授、林建煌副校長、蔣永孝主任】

釋惠敏校長是本校藥學系第12屆校友,日本國立東京大學文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人文與科學、以及佛學。藍亭院長是美國匹茲堡大學哲學及人類心理學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心智哲學、意識科學、與神經倫理學,也是大腦與意識研究中心的籌備者。李信謙主任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碩士,主要研究領域為精神醫學與睡眠醫學的研究與治療,也是本校醫學系第29屆校友,現為本校醫學院醫學系醫學人文學科主任。【圖:釋惠敏校長】

在蔣主任的簡單介紹後,與談人分別以「到底是心靈指揮大腦?還是大腦控制心靈」、「微意識的植物人可被喚醒?」及「憂鬱症患者可以擺脫輕生的宿命?」等3主題就各自的研究領域與臨床案例進行深入的剖析與討論。本校人文暨社會科學院自2013年夏天起,就和醫療機構合作進行前驅研究,先找出憂鬱症患者的大腦神經變化,未來將再研究K他命緩解憂鬱症狀的臨床效果。今年元月應邀擔任人社院客座教授的裘格諾霍夫的臨床研究則顯示,K他命可讓有輕生傾向的憂鬱症患者暫時打消念頭,為活下去加注動力。【圖:蔣永孝主任】

K他命是合法的麻醉用藥,屬第三級管制藥品,近年來卻常遭濫用,不少年輕人藉由吸食K他命來獲得飄飄然的欣快感,暫時脫離現實禁錮,但長期吸食下來,除會成癮並導致多重器官損害外,也會因膀胱纖維化容積變小而出現頻尿、漏尿等後遺症,從此活在「拉K一時,尿布一世」的痛苦深淵中。K他命雖被濫用,卻無損它在醫療上的地位。

藍亭院長表示,近一年多來,研究團隊針對30幾名憂鬱症患者進行研究,先請他們靜靜躺著,把自己放空,不要想東想西,不能打瞌睡,也不可以睡著。如此靜息6分鐘後,再透過功能性核磁共振掃描儀(fMRI)偵測他們不需要處理事情時的大腦狀態,當作標準值。

接下來,讓這群憂鬱症患者分別聽兩組命題,一是和自我有關的命題,比如「你喜歡養寵物嗎?」或是「你去過上海嗎?」另一則是和一般常識有關的命題,比如「1分鐘有60秒嗎?臺北在臺灣的北部嗎?」一般正常人分別聽到這兩組命題時,大腦的活化程度會有很大的差別,反觀憂鬱症患者不管聽哪組命題,大腦活化程度並無明顯差別,他們往往把自己深鎖在非常糟糕且負面的情緒裡,怎麼走也走不出來。【圖:藍亭院長】

藍亭和裘格同時以眼鏡下的景物來形容人的心理狀態,一般正常人戴的是普通鏡片的眼鏡,可看到各種不同的顏色,而憂鬱症患者則是戴著紅色鏡片的眼鏡,不管看到什麼顏色的景物,全都呈現紅色,當然會被眼前影像誤導而深陷其中。裘格在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的臨床研究顯示,我們大腦正中央靠前側深處有個PACC的特定區域,靠GABA這個腦神經裡面的傳導物質來抑制其活化,或靠另一個傳導物質Glutamate來促進其活化。一般正常人的PACC維持穩定狀態,憂鬱症患者的PACC則異常活化,K他命含有GABA成分,可將異常的神經活化抑制下來,達到緩解憂鬱症的效果。【圖:裘格諾霍夫教授】

李信謙主任表示,現行抗憂鬱藥物的效果緩慢,通常要1~2週才看得出療效,往往緩不濟急;有些患者則會產生無法思考或睡不著等副作用。裘格教授指出,相較下,K他命的療效就快多了,靜脈注射後,不到1天就有效,可及時解救被評估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輕生的憂鬱症患者,逃過死神召喚。但他強調,K他命的有效期只有2~3天,憂鬱症患者恐怕得長期用藥才行,而治療用的K他命劑量遠低於手術麻醉及迷幻吸食等用途,不至於因過量使用而出現明顯且立即的副作用,對健康的影響並不大。【圖:李信謙主任】

蔣永孝主任提到,憂鬱其實是大腦局部過度活動,造成其他部分減緩而失常,無法如常地接受一般正常的訊息,當事人的狀況如果嚴重到不能思考、睡覺的話,要即時求助精神科醫師。釋惠敏校長表示,根據相關的實證研究,禪定能讓大腦產生令人愉悅的γ波(gamma),所以養成時時慈悲與正念的想法,不要太在意自己,是可以嘗試的方式之一,另外還可透過瑜伽及太極拳等運動來改善自我的情緒。他也以身心健康5戒(良好習慣):微笑、刷牙、運動、吃對、睡好,與大家共勉。【圖:活動現場民眾熱情提問】

藍亭指出,從出生到死亡,大約有五分之一的人會罹患憂鬱症,憂鬱症顯然已成了現代人的重大威脅之一,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設立的大腦意識研究中心,將全力投入大腦與意識相關疾病的研究,為人類健康貢獻一分心力。(文/人文暨社會科學院‧公共事務處‧秘書處)【下圖:「心靈與大腦的對話」座談會吸引校內人士踴躍與會】
●《台視》1月20日報導〈國外新研究:K他命對抗憂鬱症,療效快速〉
●《八大第1台》1月20日報導〈加拿大研究 K他命治療憂鬱效果快〉

分類: 前期, 前期:焦點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