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已開始導入體感遊戲復健治療,以互動式的體感遊戲改善腦中風病人復健過程的單調問題,遊戲會依據動作的正確度適當的給予回饋鼓勵,進而提高病人在家自我復健的意願。
「體感」是身體感應的簡稱,也就是藉由感應器及電腦程式計算,將身體的動作數位化,再透過影像模擬呈現。治療師可利用系統的電腦程式,了解腦中風病人的動作訓練結果,改變體感遊戲的動作參數,以配合病人的治療進度,希望能藉此提昇復健治療的效果及品質,造福更多的腦中風病人。
腦中風近年來一直是我國10大死因的前3名,也是造成中老年人失能及殘障的主要原因。腦中風所造成的後遺症包括肢體偏癱、感覺損傷、語言障礙、吞嚥困難、大小便失禁等;腦中風復健的目標即在於透過各種功能訓練來克服上述後遺症,提昇日常生活活動的獨立性。【左圖:饒紀綸醫師指導病人進行體感復健】
腦中風後1個月是功能恢復進展最快速的時期,之後恢復的速度逐漸變慢,直到6個月後達到平原期,因此有「黃金治療期」之稱。越早期接受復健,越能夠塑造接近正常人表現的復原模式。在功能的恢復上,上肢運動功能的恢復情形,最令病人失望及不滿意。
研究指出,只有20%的腦中風病人接受復健治療後,可以完全恢復上肢的運動功能。為了克服此一難題,近年來新發展的動作復健治療,包括任務導向訓練 (Task-Orientated Training)、侷限誘發療法(Constraint-Induced Therapy)、重覆訓練個別動作(Repetitive training of Isolated Movements)、雙手訓練(Bilateral Arm Training)、鏡像治療(Mirror Therapy)、機械協助訓練(Robot-Assisted Therapy)、重覆經顱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虛擬實境 (Virtual Reality)等。這些療法經由大腦的可塑性研究,已有廣泛的臨床實證,帶領神經復健領域的快速發展。上述療法中,搭配體感偵測技術的虛擬實境訓練最被醫療業界所看好。(文/饒紀倫,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醫師)【右圖:藉由感應器及電腦程式計算將身體的動作數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