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骨科臨床教授暨附設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陳健煜20年來累積1萬5千例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的經驗,他觀察到近年來高齡者接受手術的意願明顯增加,其中90歲以上病患已突破30例,但他也提醒,個人狀況不同,手術與否應多方考量,包括疼痛指數、自身病史等都是評估指標。
退化性關節炎主要是年齡老化,關節韌帶鬆弛不穩定,導致關節面的軟骨不正常的撞擊及磨損,軟骨下的骨頭承受更大的壓力,進而發炎、疼痛,臨床上可透過注射及手術治療;以往高齡者多採取藥物、注射等保守治療,一方面是擔心術後疼痛,一方面也是因為年事已高,對手術必要性多所考量,往往一忍就是5、6年,忍到關節嚴重變形,原本還能拄著柺杖走路,最後連站都站不起來。【圖:北醫附醫陳瑞杰院長(中)與陳健煜醫師(左)黃聰仁副院長(右)合影】
陳健煜醫師分析,以往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手術的病患以65歲至85歲較常見,但近年來隨著平均壽命拉長,高齡者及家屬接受手術的意願明顯提高,以他個人為例,迄今已為33位90歲以上的病患置換人工關節。
日前他收治一名92歲的病患,雙膝疼痛長達6年,雙腳已無法站立,經評估病患的營養、健康情況,決定置換雙邊人工膝關節,不過,病患畢竟年事已高,考量身體負荷等問題,先置換單邊膝關節,復元情況良好,術後兩週已能行走,待3個月的觀察期結束,再置換另一邊的膝關節。
國內全膝人工關節置換每年約有兩萬多例,隨著人口老化,每年以5~6%持續成長,雖然退化性關節炎不是致命的疾病,未必需要置換人工關節,但根據個人病史、疼痛指數加以評估,若疼痛指數(VAS)達8分以上,即可考慮開刀治療。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換人工關節,若病患有嚴重的心肺疾病、重度失智、嚴重骨質疏鬆、營養不良、免疫系統功能下降、糖尿病或長期使用類固醇,均不適合開刀。此外,醫師的技術、患者手術前的條件、人工關節的正確使用、術後的照料及復健也是決定手術成功的因素。【圖:許多人長年忍痛,關節彎曲變形,撐著X型腿、O型腿勉強行走】
陳健煜醫師提醒,45歲以上的民眾若有膝蓋痠痛等症狀,即是退化性關節炎的徵兆,建議透過減重、改變運動方式、穿護膝等方式改善,一般來說,體重減輕1公斤,膝關節會減少4公斤受力,走路及游泳是最好的運動方式,同時也可透過水療等物理治療強化下肢肌力,補充維他命D、魚油、葡萄糖胺及軟骨素。預防重於治療,維持良好的關節品質,謹記「三不一要」,不要蹲、不爬坡、不提重;起身、坐下要用手撐,從生活細節做起,分擔膝關節的受力。【圖:45歲以上的民眾若有退化性關節炎的徵兆,走路及游泳是最好的運動方式】
據統計,60歲以上的族群有8成飽受退化性關節炎所苦,許多人長年忍痛,關節彎曲變形,撐著X型腿、O型腿勉強行走或只能仰賴輪椅代步,生活大受影響。內政部統計臺灣將於2018年成為高齡社會,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亦即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比率分別達到14%及20%;面對高齡社會即將到來,北醫附醫陳瑞杰院長力邀關節手術權威陳健煜醫師,10月起每週四上午於北醫附醫開診,希望造福更多銀髮族,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文/北醫附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