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文暨社會科學院人文藝術中心舉辦的「人文與藝術講座」,於2016年5月18日及25日,分別邀請到知名暢銷作家、廣播人張曼娟老師,以及蔡詠晴導演與藏人音樂家龍珠慈仁賢伉儷蒞臨,為本校師生分享「愛,人在世上活著的證據」及「為何一定要一家團聚?」等主題。
■張曼娟教授主講:「愛,人在世上活著的證據」
5月18日週三的午后,本校誠樸廳湧進了滿座慕名而來的聽眾,大家充滿期待又摻雜了些許疑惑。就在校長溫馨而懇切的致辭開場後,眾人的心神逐漸馳蕩在張曼娟老師知性又柔和的聲韻裡,原先的疑惑在專注中慢慢昇華為感動。
「有好的語言,愛才能被體會到。」張曼娟老師以自己的親身經驗分享,引領聽眾一步步踏進她對愛的思索和感受裡。罹患癌症的親人在病情的末期,回首過往的人生,對於人生的意義及貢獻有了更深的體會,決定要捐贈大體嘉惠後世,這當中的大愛與面對死亡的勇氣,對比於醫師面對病患痛苦時疏離的態度,經過認真地觀察、反思和同理,體會了愛要從語言開始,好好地述說,愛才能傳達給對方,發揮救贖與撫慰的力量。【右圖:張曼娟老師知性又柔和的聲韻把現場聽眾帶入古今中外】
接著,投影螢幕上出現了系列攝影作品,位於羅馬尼亞布加勒斯公寓各個樓層的居住空間,一一呈顯在大家眼前。10戶人家,10種生活樣貌,同樣的建築格局,卻因為放進不同的東西,變成了不同的樣子。就在我們仍為這個隱喻各自沉思的當下,詩人隱匿為不幸的受害者和其家人所寫的《一盞小燈泡》,已隨著張老師輕緩的朗誦聲流淌在會場中,緊接著是日本作家佐野洋子的繪本《活了一百萬次的貓》。【圖:閻雲校長(左圖)致辭情形】
場景由現代的時事及童話寓意轉入了《莊子》、《論語》與《金瓶梅》的古老哲思,時而沉醉於情愛的甜蜜,時而悲愁於仇恨的淒苦,「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時而警醒在生老病死的冷峻裡,「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再綢繆繾綣間,也許我們才能體會,因為愛而傾盡所有,才為此生留下了痕跡,因為對方的相知與相惜,也才為這樣地「活著」保存了見證。
如果,「愛」是一座空房子,我們將會怎麼妝點它呢?【下圖:現場所有聽眾與張曼娟老師合影】
■蔡詠晴導演、龍珠慈仁音樂家主講「為何一定要一家團聚?」
伴著晴朗的午后陽光,「人文與藝術講座」的會場裡第一次響起了開朗的童音。人文藝術中心首次與雲門基金會「流浪者校園講座」合作,於2016年5月25日在本校教學大樓2201教室,邀請到曾受雲門流浪者計畫資助的紀錄片工作者蔡詠晴導演,以及藏人音樂家龍珠慈仁先生到場分享他們的作品及人生經歷。
蔡詠晴、龍珠慈仁這對夫妻檔講者,牽著兩歲和六歲的可愛小兒子,一踏進會場便喚起了每位聽眾的笑容。然而,隨著紀錄片《回家》的畫面,全球各地流亡藏人的遭遇、生活現狀與思鄉之情,卻讓大家的心情與神情轉趨沉重與嚴肅。如同人文藝術中心張錯主任開場時所提到的:「流浪不同於流亡,流浪的時候,你心裡明白自己有家可歸,但流亡的人,卻是實際上有家歸不得。」【左圖:蔡詠晴導演校演講情形】
蔡詠晴導演因為前往印度藏區拍攝達賴喇嘛說法實況,邂逅了龍珠先生,兩人的戀曲也得蔡導演由紀錄者的身分,更直接地涉入了流亡藏人的生命軌跡裡,一邊隨著影片與照片敘述著她在各地拍攝時的所見所思,另一邊龍珠先生準備著西藏三弦琴,在表演席上就座,他悠長又深邃的歌聲,引領著在場師生穿過了廣闊的草原、翻越雪山,又從山的另一端回首眺望著家鄉。
就這樣,在影像、音樂和敘事間交錯著眾人的屏息與喝采,兩人婚後申請居留的遭遇,點出現今政府相關單位繁瑣程序與漠視的態度,而小朋友時而打斷講座進行的童言童語,卻也為濃重的氣氛意外地帶來了些許輕鬆的元素。【右圖:龍珠慈仁先生現場利用西藏三弦琴演奏歌唱】
彈琴的流亡音樂家唱著心頭的百般滋味,經過生命坎坷的導演述說著顛沛中的細膩感情,在孩子們天真的眼中,講臺上的時光只是和爸爸媽媽出遊共度的一個歡樂下午。「為何一定要一家團聚?」這似乎讓我們有了自己的答案。(文/人文暨社會科學院人文藝術中心)【下圖:蔡詠晴、龍珠慈仁這對夫妻在講臺上夫唱婦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