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學務處為了歡迎新生,並讓家長進一步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及發展方向,特邀集學生社團與系學會於2016年8月27日共同舉辦「展臂歡迎新朋友活動」,今年計有800名新生與家長參與,還有逾200位系學會及社團在校同學投入迎新活動行列。
為落實以學生需求為導向的中心理念,特別透過「與學系有約座談會」來進行各系系況介紹、學系發展等,新生、家長與師長、學長可直接面對面的交流意見,共同協助同學了解未來發展方向;此外,在藉由校園導覽活動,由學長姐帶領新生及家長實地認識校園環境,9月初還有新生入學指導及各系迎新茶會,都能協助新生儘快融入大學生活。【圖:各系報到情形踴躍(左圖),家長與新生專注聆聽系上師長的介紹(右圖)】
學生輔導中心於當天下午舉辦「把話說到孩子心坎裡」親職講座,邀請黃柏嘉心理師為大一新生家長進行專題演講。張秀如學務長在演講前致辭表示,高中和大學是一個不同的求學階段,對於這個題目,相信對新生家長會有很多幫助。
【左圖:校園導覽大使認真的為新生與家長介紹學校環境】
【下圖:張秀如學務長為展臂迎新親職講座開場致辭】
諮商經驗豐富的「親子天下」專欄作家黃柏嘉心理師指出,一小時的演講不是要談如何讓孩子好上加好,直奔成功,而是要談如何引導他們把路走得更寬,並且學習面對失敗。他提醒家長,父母在每個階段的任務不同,嬰兒時期的孩子需要「抱」,幼兒時期的孩子需要「牽」,而大學時期的孩子則需要父母像教練般提供「支持、引導與鼓勵」。
「你正在學的能力,你常不知道什麼時候用得到;而你正在用的能力,你常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學來的。」黃心理師以自己大學修課經驗為例,說明當年比一般同學多修了70多個學分,當中包括一些影片剪輯的課,沒想到現在工作也派上用場,因此家長們不需要用自己的既有觀點去約束大學子女的生活。
此外,他還分想自己大二在餐廳打工的犯錯經驗,當時母親並沒有幫他出錢(4萬多元)來擺平問題,而要他自己想辦法解決,從中他學習到如何靠自己面對問題,解決問題,成功地幫餐廳賣光麵包,在最短時間內還完欠款。他表示,「千萬不要怕孩子犯錯,愈晚犯錯代價愈大」。【圖:黃柏嘉心理師(右圖)演講情形】
因此,他希望家長能鼓勵大一新生們跨出舒適圈。舒適圈內是做過的事、熟悉的人、不用多花時間力氣,而且很有把握達成;舒適圈外則是沒做過的事、陌生的人、要多花時間力氣,而且未必有把握達成。然而,人生驚喜的事情多半發生在舒適圈之外。(文/學生事務處)【下圖:學校在臺北車站安排接駁車迎接中南部家長與新生來校,並派出同學協助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