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的蔡姓病患右手中指3年前開始莫名發麻,一度被當成骨刺、中風治療,但右手卻日漸無力,甚至不由自主抽動,後因車禍經檢查才得知罹患「多型性神經膠母細胞瘤」,且已壓迫到左大腦神經,病患至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就醫時神智已略為遲鈍。
北醫附醫由影像醫學部、神經外科、放射腫瘤科組成專業醫療團隊,透過「新型超高梯度3T磁振造影儀」(3T MRI)提高定位精準度,再結合手術中3D導航及術中電生理測試和監測,成功切除腫瘤,術後兩、三天病患即可操作遙控器、看電視,化解術後昏迷、癱瘓和生命危險的威脅。
北醫附醫神經外科蔣永孝主任表示,多型性神經膠母細胞瘤為原發性腦癌的一種,據統計,全臺每年新增的原發性腦癌個案約600至700例,其中約170例為多型性神經膠母細胞瘤;腦癌病患會因腫瘤壓迫的大腦功能區不同,出現不同症狀。【圖:蔡小姐(右)術後恢復良好,與蔣永孝主任在記者會上合影】
患者發病初期有類似長骨刺的病徵,但接受針灸治療未見改善;2016年年初轉赴他院就醫,經診斷為中風,進而展開復健治療,3個月後發麻症狀蔓延至右上臂,且會持續、不自主地抽動。同年7月,病患發生車禍,送醫檢查才發現是腦瘤,除了右手手麻,連右側臉部、眼瞼也出現不自主抽動及說話不清楚的症狀,8月才轉赴北醫附醫就診。
蔣永孝主任指出,病患的腦瘤約5公分大小並壓迫到左大腦,由於左大腦掌管右側肢體運動、認知功能、語言功能、記憶力等,病患右上肢才陸續出現發麻、無力、抽動的症狀,且病患求診時已無法正常交談,語言功能明顯受到影響。他表示,原發性腦癌的手術風險極高,主要是因為腦癌位置常發生在重要功能區,且癌細胞通常會夾宿在正常細胞中,難以準確安全分離,切除過程可能造成神經功能損傷,術後可能面臨無法說話、昏迷不醒甚至癱瘓等後遺症,若未能切除98%以上的腫瘤,恐會影響存活率時間長短。
影像醫學部謝立群醫師說明,3T MRI檢查除了有一般傳統影像檢查,更重要的是能提供功能性生理磁振影像,可定位出腦中「皮質脊椎束」(Corticospinal tract,掌管全身運動功能)的位置及腫瘤侵犯的範圍,兩種影像互相搭配,協助執刀醫師精準掌握腫瘤位置,並避開重要的腦部神經功能區,將開刀後神經損傷的風險降到最低。【圖:上圖白色小圈為5公分腫瘤在腦部的影像,下圖為切除腫瘤後的腦部影像】
蔣永孝主任表示,藉由北醫附醫醫療團隊合作,精密的術前神經影像檢查和分析,術中的三度空間立體導航及電生理精確的定位,病患的腦瘤得以切除完全,術後恢復情形良好,神智清醒,也能下床走動,顯示手術過程沒有傷及大腦其他神經功能區,右手的頑固性癲癇發作也消失,目前已進行放射治療與化學治療。(文/北醫附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