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芳醫院盧延榕醫師,淺談「經肛門全直腸繫膜切除,在中低位直腸腫瘤手術的應用」

直腸是人體消化系統的最末一段腸道,與肛門相連,主要的功能是儲存糞便,當直腸中的糞便積累到一定程度後就會通知大腦,產生便意,以刺激排便。一般成人的大腸長度大約有120~150公分左右,直腸僅佔短短的15公分。然而直腸癌病患卻佔了大腸直腸癌整體比例約四分之一。

由於直腸深埋藏在狹窄的骨盆腔底部,四周相鄰的構造又多,即便是在腹腔鏡的輔助下,也很難看清楚骨盆腔底部的神經與血管組織,且操作角度受限。中低位直腸癌的手術,一向是大腸直腸外科醫師最大的挑戰。

什麼是直腸繫膜?萬芳醫院大腸直腸外科盧延榕醫師解釋,就是直腸的「腸繫膜」,是指跟直腸直接相連的軟組織,相鄰的血管跟淋巴管都在其中,手術時必須一併清除乾淨。近年來,直腸繫膜(Mesorectum)在直腸癌的手術中愈來愈受到重視,英國大師Heald在1982年提出「全直腸繫膜切除術」(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的觀念,可以有效降低局部復發率及提高病患的長期生存率。無論在傳統的開腹手術還是腹腔鏡微創手術,TME已經成為中、低位直腸癌手術的標準步驟之一。【圖:盧延榕醫師】

萬芳醫院目前引進的「經肛門全直腸繫膜切除手術」(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aTME),與原本的腹腔鏡微創手術結合,除腹部傷口外,也從肛門處裝設另一組腹腔鏡,兩組醫師同時從腹部端及肛門端進行手術,就好像從隧道的兩端分別出發,一齊朝著腫瘤前進。在傳統腹腔鏡手術下是隔著腸壁定位腫瘤位置,雖然可以做術中大腸鏡輔助,但難免多少有誤差,或為了保險起見得切除更多腸段;但在中低位直腸手術,腸段的長度可是寸土寸金,多切1、2公分的距離,可能就是病人能否保留肛門或排便功能受損與否的差別。

盧延榕醫師表示,透過經肛門全直腸繫膜切除手術,由於肛門端這組是在腸道管腔內,可以直接看清楚腫瘤組織,也由於距離骨盆較近,不易傷到鄰近的器官或造成出血,除了更有把握切除足夠的安全距離,病人也得以保留更多的直腸。此外,被切除的腸道可以從肛門端拉出體外,腹壁上不需要打開較大的傷口以取出標本,僅需要操作腹腔鏡的小傷口,讓微創手術更進一步。

總結來說,經肛門全直腸繫膜切除合併腹腔鏡微創手術,適用在中低位直腸癌的病人,由兩組醫師同時合作,讓直腸腫瘤能夠被看得更清楚,不僅節省手術時間,減少組織損傷,能夠得到更足夠的安全距離,也增加了病患保留肛門的機會。(文/萬芳醫院)

分類: 前期, 前期:附屬醫院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