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擒抱到擁抱~北醫大首度招收10名橄欖球體育績優生

臺北醫學大學106學年度首度招收10名橄欖球體育績優生,這10名體育績優生皆畢業於建國中學,大多擁有亞青盃國手資格,未來他們將成為北醫創校以來第一支甲組的運動代表隊,而分別就讀高齡健康管理學系及醫務管理學系,畢業後將投入長照及醫管行列,展現「鐵漢柔情」的一面。

閻雲校長於2017年7月24日在本校醫學綜合大樓前棟3樓會議室以授袍方式,授予這群學生橄欖球隊服及帽子。校長表示,愈來愈多研究證明,愛運動的孩子更聰明,橄欖球重視團隊合作,運動養成的奮戰不懈、耐心、領導等特質,更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技能,歡迎建中「黑衫軍」冠軍隊的學生加入北醫這個大家庭,他們強而有力的雙手,在運動場上是傳球、擒抱,經過學校訓練及培育成專業人才;畢業後在職場上,將從擒抱變成擁抱,轉而照護失能患者。【右圖:閻雲校長(右)授予橄欖球隊北醫之帽,由隊長陳毅學(左)代表接受】

這群體育績優生個個臥虎藏龍,即將就讀高齡健康管理學系的陳毅學,一直被視為極具天分的橄欖球選手,雖然他上國中一年級時,因為個頭不大,常被撞倒,卻也激起他不服輸的個性,一再苦練,終於把國三學長比下去,成為球隊中不可或缺的要角。

另一位將就讀務管理學系的劉大明,因為從小看哥哥們打橄欖球,耳濡目染之下也喜歡上橄欖球,但和大哥、二哥不一樣的是,排行老么的劉大明,身高170公分,是三兄弟中「塊頭最小隻的」,所以他打橄欖球的「位置」,不是人高馬大的前鋒,而是需要具備衝刺、爆發力的「後衛」,因為擁有絕佳的瞬間加速度能力,他只要一拿到球,就有如飛毛腿閃避對手往前衝,成功達陣。【左圖:本校創校以來第一支甲組橄欖球代表隊與楊明達教練(前排中)合影】

劉大明笑稱,他和陳毅學從讀建中開始就一起打橄欖球,兩人默契十足,只要連線就能展現出絕佳的破壞力,被號稱「不敗連線」。劉大明解釋,因為建中橄欖球隊曾有「逢十魔咒」,凡是第20、30、40、50、60屆球隊打冠軍賽都輸,但70屆他和陳毅學及其他球員一起打破了這項歷史魔咒,讓建中再度稱霸全國高中橄欖球隊,不僅贏得冠軍,兩人也獲選國家代表隊。

早年也是北醫橄欖球成員、北醫大管理發展中心主任吳麥斯(於8月1日榮任雙和醫院院長)指出,橄欖球也是一種品格運動,因為橄欖球重視團隊合作,首先球員必須相信自己及隊友,同時尊重隊友及隊手,全力以赴挑戰自我極限,非常適合在大學裡頭推廣,可以扭轉重文輕武、以升學主義掛帥為導向的學習風氣。【右圖:橄欖球代表隊在外比賽精彩畫面】

吳麥斯主任說,國內不少體育績優生出生於弱勢家庭,但臺灣沒有橄欖球的職業運動,許多體育績優生出了社會後,往往很難光靠體育填飽肚子,北醫大希望能「推他們一把」,除了提供的優渥獎學金,讓他們打球、出國比賽沒有後顧之憂,同時關懷他們的學業,讓他們安心讀書,學到一技之長、培養生活的技能,擁抱美好人生。

北醫大近年來,經許多熱情校友與社會賢達出錢出力振興橄欖球。如現任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校友,即率先捐出200萬元作為橄欖球發展基金,以提供體育績優生獎學金、出國比賽經費及就學期間生活費用等用途,他更承諾每年捐200萬元的行動將持續10年,讓愛好體育的學子沒有後顧之憂。

永大基金會創辦人許作鈿基也肯定本校發展橄欖球運動的理念與決心,捐贈150萬元,期待北醫大橄欖球隊能成為我國振興橄欖球的希望,也期盼社會更多有力人士能共襄盛舉。鄭敏雄校友近期也捐出50萬元,三位熱愛橄欖球的資深學長接連拋磚引玉,就是希望能讓學弟們能好好踢球、好好讀書。

北醫大專案講師、橄欖球教練楊明達表示,在少子化的現況下運動選手退役後能當體育老師的機會已經越來越低,導致許多運動選手上大學後皆會因對未來產生徬徨而影響訓練,進而影響我國的國際運動成績。因此,北醫大橄欖球隊將提供一個擁有醫療資源為後盾的專業訓練環境,以及完整的課業輔導環境,期待能培養出對國家與社會有用的橄欖球、長照及醫管專才。(文/體育事務處‧秘書處)【左圖:橄欖球代表隊在學校練習】【下圖:北醫大閻雲校長(前排中)、吳麥斯主任(前排左2)、甘乃文體育長(前排右2)、張清泉前體育長(前排右1)、張伊萍副體育長(後排右3)、楊明達教練(前排左1)與球員們合影】

分類: 前期, 前期:焦點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