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大首屆附屬醫院優秀住院醫師國外培訓聯合成果發表會

本校臨床教育委員會於2017年10月11日在醫學院徐千田廳,舉辦「105學年度臺北醫學大學附屬醫院優秀住院醫師國外培訓聯合成果發表會」,邀請今年赴美國、英國及日本接受培訓的5位優秀住院醫師分享培訓成果。

臺北醫學大學於2016年9月首度開辦「附屬醫院優秀住院醫師國外培訓試辦計畫」,計有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黃宇銳醫師、萬芳醫院精神科吳佳慶醫師、萬芳內科部陳右荏醫師、雙和醫院影像醫學部翁紹軒醫師及雙和內科部蕭彥宇醫師等5位通過申請,分別於2017年3月至7月至日本東京慶應塾大學附設醫院與福島醫院、北海道大學、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美國耶魯大學等機構進修相關研究。
【右圖:受訓醫師合影,左起吳佳慶醫師、黃宇銳醫師、翁紹軒醫師、陳右荏醫師、蕭彥宇醫師】

其中,北醫附醫精神科黃宇銳醫師赴日深入福島核災區,前往當地醫院進修,除了借鏡日本在處理災難創傷精神醫學上的經驗,也發現日本學者運用臉部辨識軟體(Facereader),可成功輔助瞭解心靈受創的兒童是否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疑慮,提早介入治療,北醫大未來也將應用此套系統,幫助更多可能患有情緒障礙的兒童。【左圖:黃朝慶副校長致辭】

黃宇銳醫師堪稱首位深入日本核災管制區的臺灣精神科醫師,他表示:「精神科醫師就是要看見別人看不見的東西。」在國外培訓期間,他拜訪了東京醫科齒科大學附設醫院的藤原武男教授,教授在311福島核災後第一時間就進駐災區,但他發現許多災童都不說話,很難用言語表達內心的情緒,若要及早診斷或處置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個案會有困難。【左圖:黃宇銳醫師(左)藤原武男教授(右)討論臉部辨識軟體的運用】【下左圖:翁紹軒醫師(左2)與指導老師Tha khin khin(右1)及隊友合影】【下右圖:蕭彥宇醫師(中)與北海道大學心臟內科指導團隊合影】

此外,雙和醫院影像醫學部翁紹軒醫師及內科部蕭彥宇醫師,則赴日本北海道大學,研習神經放射影像及心血管科教學與導管室運作;而萬芳醫院精神科吳佳慶醫師則到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研習司法精神醫學,內科部陳右荏醫師至美國耶魯大學進修有關心血管的研究。

陳右荏醫師很感謝北醫大提供住院醫師有1~3個月的出國進修機會,讓年輕醫師不用煩惱生活費和學費實在太幸福了。3個月的時間不敢說學到甚麼,但是精神上的衝擊卻相當顯著,不同的文化、不同處置疾病的方式、不同的研究思想,都帶來很多良性的刺激,心裡也慢慢浮現一些大膽的想法。他很鼓勵學弟妹日後參加這個方案,到不同的國家開開眼界,順便重新認識一下自己。【左圖:吳佳慶醫師分享「司法精神醫學」(左圖),陳右荏醫師分享「心血管研究整合分析」(右圖)】

北醫大方德昭副教務長表示,此計畫開始試辦就獲得不錯的迴響,開放給具兩年以上住院醫師資格(R2)者申請,經由醫院評選推薦,再經由「臺北醫學大學臨床教育委員會」通過並公告遴選結果。2017年截至目前已有6名醫師申請,獲選者採公假公費、留職留薪方式派訓,提供本薪、機票、獎學金、進修費用等,返國後再藉由成果發表會演講分享,鼓勵更多年輕住院醫師參與此培訓計畫。期盼此計畫能讓年輕醫師從國外帶回更多醫學新知與技能,產生好的良性循環,因應世界潮流與國際接軌。(文/教務處)【右圖:方德昭副教務長說明「附屬醫院優秀住院醫師國外培訓試辦計畫」的概況】【下圖:受訓醫師(後排)與校院長官合影,前排左起萬芳醫院粟發滿教學副院長、北醫附醫張君照副院長、方德昭副教務長、雙和醫院林裕峯副院長及心臟內科劉如濟主任】

▓北醫附醫精神科黃宇銳醫師:災難創傷精神醫學
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後在福島核電廠所引發的核災震驚全球,儘管6年過去了,後續造成心靈上的創傷以及社會上的動盪更是影響深遠。研究報導指出,目前還有近兩成的當地民眾有表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症狀,當地憂鬱症的發生率也比全日本人口的比例來的高,甚至有近百位的自殺個案被官方認證是跟核災有關,而引起各界關切。

面臨相似處境的臺灣,同樣有核電廠,同樣四面環海,天然災害不斷,如果借鏡日本福島經驗,能幫助臺灣,不論面臨是核災或是未來其他重大災難的心理重建的漫漫長路。藉由此次難得的機會,我前往了福島進行災難創傷精神醫學觀摩學習之旅。【右圖:福島路上裝滿輻射塵的相關廢棄物】

在福島沿海大城磐城市,拜訪了進駐在此的福島大學教授前田正治及所率領的日本災難精神支援團隊(Disaster Psychiatry Assistant Team, DPAT),此團隊是在東日本大地震後成立,除了在災難發生第一時間迅速支援、調度人力及物力,並在災難之後持續保持對災區的醫療支持,由醫師、護理師、社工師及心理師組成。【上圖:左圖為黃宇銳醫師(中)與前田正治教授(左)討論災難創傷模式,右圖為黃醫師(左4)與福島災後重建團隊合影】

畢竟,災害除了帶給民眾生理上的痛苦,目擊災害的恐懼感以及失去親友與家園的傷痛,也常造成災民罹患PTSD的風險,因而需要心理衛生專業人士的協助。尤其是在福島核災過程中,所造成的死傷、物力損失、心理創傷、精神疾病影響及後續輻射污染處理等是非常艱鉅的任務。本次除了參觀當時的避難所外,並到離震央18km處管制區內的川內村診療所跟診,深入了解當地的民眾的精神醫療需求。前田正治教授與我分享了災難心理模式,畢竟精神創傷的共同要素是一種強烈的恐懼、無助、失控以及毀滅的感覺,除了PTSD外,更要留意後續的自我傷害行為以及來自於社會人群的壓力。【左圖:黃醫師(左)至川內村診療所跟診,身後是大型輻射探測器】

在福島的最大都市郡山市,有全日本最大的精神專科醫院安積保養園(Asaka hospital),在輻災期間,郡山市化身為沿海都市的撤離後援目標,有許多災民進住,而有精神疾患需求的個案也接受安積保養園的安排,從兒童到老人病房,從急性病房到慢性日間照護單位,都有完善的醫療照顧,我也跟隨安積保養園的醫療團隊,穿梭在福島的鄉間小路,見證當地民眾心理健康的復甦。

期間也拜訪了東京醫科齒科大學附設醫院的藤原武男教授,他在災難發生的第一時間就進駐災區,卻苦惱於許多孩童難用言語表達內心的情緒,不僅無法及早診斷PTSD的個案甚至處置也面臨困難,在嘗試臉部辨識軟體搭配情緒量表施測後,意外的發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量表結果跟情感的麻木程度成正比,也意味著心靈創傷越嚴重的個案,越無法適切的表達自己的情緒。此研究結果讓我有很深的體悟,也希望可以運用在其他族群的研究上,進行早期診斷及治療。【左圖:黃醫師在安積保養園與機器人合影】

關於創傷後族群的後續介入層面,我則在參訪慶應義塾大學附設病院的過程,學習到以認知行為治療來處理病患創傷的議題,藉由治療師的協助,修正患者不切實際的信念、假設和錯誤的自動化思考。因為這些都會影響他們的情緒和生活功能。另外,東邦大學附設病院特別針對年輕族群,進行早期精神病介入模式,我也參與了此日間病房的活動訓練,學習到以社交情境的訓練幫助個案跟人群接軌。【右圖:在慶應義塾大學病院前留影】

雖然大地震已經過了6年,但此行一路上的都看到輻射探測器,也似乎一再的提醒著我們,災難對心理的影響是一輩子,更是我們精神科從業人員無法輕忽的。

▓萬芳醫院精神科吳佳慶醫師:跟著夏天去英國,司法精神醫學進修
英國司法精神醫學體系與臺灣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從受刑人人權保障的角度來說,臺灣目前只能由法院委託進行司法精神的鑑定,而非實行當事人進行主義的獨立鑑定委託;英國則是自由委託鑑定但由陪審團決定其證據力。

英國司法精神鑑定首重受審能力,從警察逮捕後偵訊階段即啟動鑑定;而臺灣法院委託的鑑定內容多為責任能力的鑑定,卻忽略了犯罪嫌疑人其逕行司法審訊的能力,受審能力先行於責任能力的評估才能真正落實司法正義原則。【左圖:倫敦大學國王學院】


從治療者角度出發,英國對於患有精神疾病的受刑人提供的治療亦優於臺灣:臺灣法院對於無責任能力且患有精神疾病的受刑人施予治療處遇,但比例偏低且復歸社會的計畫亦無琢磨。英國規劃額外的經費於受刑人的治療,而不受醫療保險給付限制無須面對強迫出院窘境,亦有復歸社區的出院計畫。
【右圖:吳佳慶醫師在尼斯湖留影】
【下圖:指導教授Nigel Blackwood(左圖)及Dr. Taylor(右圖右)與吳佳慶醫師(右圖左)合影】

赴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進修期間,有機會參與幾件重大刑案的司法鑑定及庭訊,可以更客觀了解受審能力的評估。在司法攻防的過程當中,也更能了解責任能力推斷的演繹及轉變,提供更廣更深的自我推斷辯論及思考。

此次受訓非常感謝校方及院方給予經費上的支持,同時亦感謝科內師長的協助與鼓勵。在英國的3個月期間,感謝兩位主要的指導教授協助,除了給予專業上的知識教育以外,在生活當中亦師亦友,讓這段生活變成非常美好的回憶。

▓萬芳醫院心臟內科陳右荏醫師:耶魯大學心血管研究整合分析之旅
結束了6年住院醫師訓練,剛好聽說學校有提供出國進修計畫。一開始也猶豫要不要為了這3個月而推遲晉升主治醫師?現在回想起來,幸好我當初做了這個決定。

3個月不算長的訓練,要準備的東西還真不少:從找學校、寫自薦信、簽證、保險、找房子,每一項都充滿挑戰,當然也富含驚喜,和醫院的忙碌是截然不同的,也感覺到除了醫學,人生還有很多東西需要了解。擔心英文不好,我開始大量收看美劇,學了一堆用不到的句子,不過聊劇情很好用;怕浪費有限的時間,我聯絡了好多在海外打拼的前輩,為了圓自己一個小小的留學夢。【右圖:美國耶魯大學】

到了美國後,一切的幻想化為現實,不安的心情也總算安定,是時候開開眼界了。和旅遊或參加會議不一樣,這次的身分是學生,一切是那麼懷念卻又新鮮。起先真的有點無所適從,美國學校太自由了,我又是短期生的身分,一個不小心大概就會被放生了,所以開始模仿他們的醫學生,參加晨會、參觀手術,看看和臺灣有哪些不一樣。【左圖:陳右荏醫師分享「心血管研究整合分析」】

另外帶著事先想好的研究題目,請教授指導我完成,原本以為壓力會很大,畢竟我希望能帶點成果回臺灣,結果一再被強調的是基礎和過程,也透過完整了解系統性回顧分析的方式,對各種方式的研究法和證據力有更深刻的體認。當然不只學習,人生難得幾回有這個GAP(空檔),每週六、日我也沒閒著,美國各州也是快被我插旗插滿了,這可是教授叫我去玩的,可能臺灣學生太認真,給他太多壓力了。

很感謝學校提供這個機會,不用煩惱生活費和學費實在太幸福了。3個月真的不敢說學到甚麼,但是精神上的衝擊卻是相當顯著,不同的文化,不同處理病人的方式,不同研究的思想,都帶來很多良性的刺激,心裡也慢慢浮現一些大膽的想法。很鼓勵學弟妹可以參加這個方案,到不同的國家開開眼界,順便重新認識一下自己。【左圖:此行有如走入浩瀚的知識殿堂】

▓雙和醫院影像醫學部翁紹軒醫師:日本北海道大學放射線部門交流心得
這次交流的機構是日本北海道大學病院的放射線醫學部,該校是所位於北海道的國立研究型綜合大學。前身是北海道帝國大學(1918年),起源於1876年的「札幌農學校」,知名校友包括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羅伯‧柯霍獎得主、名芥川獎得主以及逾百名的大學校長。

我在北海道病院放射線部門的指導老師是Tha khin khin老師,她的專長是神經放射診斷領域以及研究,特別是磁振擴散造影(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的研究與應用。DWI技術目前被廣泛使用於核磁共振(MRI),最廣為人知的應用是中風腦影像的判讀以及其他疾病的鑑別。【左圖:翁紹軒醫師在北海道大學留影】

整體來說,日本的醫療分級制度和健保幾付制度和臺灣大不相同,醫療生態差異性很大:日本醫療分級制度明確,大醫院不像臺灣病人眾多,走的是較為精細的分工醫療,精緻醫療;臺灣的分級制度不明確,民眾就醫方便,大醫院治療大病也治療小病。此外,日本的影像實施的頻率非常密集。

這次在北海道病院的學習非常扎實,收穫滿滿,非常感謝有這個寶貴的機會與管道赴日交流。出發前面對許多未知與不確定性,雖然無法做到百分百的準備,但是只要勇敢踏出第一步,勇於嘗試,還是可以得到許多寶貴的經驗。整個過程從自行找聯絡窗口、大學、住宿、交通、老師、課程安排,每個步驟都要一一連絡,花費不少時間與精力,雖然一度與對方失聯而感到希望渺茫,所幸最後都順利達成。【右圖:翁醫師(左2)透過英文與身體語言與指導教授及隊友溝通無礙】

這次在日本生活了1個月,雖然只懂幾句簡單的日語,但藉由英文及身體語言還是可以溝通。旅途中也遇到其他國家的學者,各自有著不同的專長以及背景,卻藉由互相交流、分享經歷與專長、增長了彼此的見聞並同時拓展了生活圈,透過這樣的過程,無形中也孕育出多元的思考。

最後提醒一下日後參加的醫師,事前準備越完備,聯絡的越清楚,對學習越有幫助。因為日本人也非常的忙碌,如果事先不了解你要學習的重點,有可能變成放牛吃草。總而言之,能有這個學習機會,要感謝非常多的人;此趟收穫滿滿,也拓展了醫學生涯的視野,期許未來有更多住院醫院獲得這樣的機會,增進國際視野,進而提升醫療水準,帶動全民福祉。

▓雙和醫院內科部蕭彥宇醫師:Boys, be ambitious
北海道大學首任校長克拉克先生百年前的一席話,曾激起外祖父求知、求真的欲望。一甲子過後,高聳的白楊木仍倨傲矗立,莘莘學子所學習的知識或許不同,但趨近真理的態度卻是同樣地不能妥協。

那不能妥協的態度,從每個房間時鐘都快撥10分鐘,可見一斑。第一天報到就誠惶誠恐地,前一天剛下飛機就到學校試走一趟,估算交通時間,怕稍有遲到就毀了這趟國民外交。好在為我進行環境介紹的臨床中心主任Dr. Ishimori非常友善,讓我很快就熟悉了去心導管室和辦公室的路線。【右圖:蕭彥宇醫師外祖父年輕時曾赴日求學】

我這次的指導老師是Dr. Watanabe,他於秋田醫科大學畢業後,就在北海道大學專研心臟電生理學。心臟科每週二都有大晨會,他都不厭其煩地為我同步翻譯,讓我能很快瞭解各種期刊分享或是病例報告的內容。但我畢竟是心臟科的初生之犢,電生理學對我來說過於博大精深,研修後來以心臟超音波和心導管為主。

心臟超音波見習是由Dr. Iwano主持,而令我驚訝的是,對於像我這種外國研習生,他願意免費花兩個禮拜各4小時的時間一對一看片,精闢的解釋各種原理,甚至提供該院較罕見的心臟結節病(cardiac sarcoidosis)與心臟澱粉樣變性病(amyloidosis )等案例,讓我大開眼界,也體驗到他對於醫學教育無償的熱情。【左圖:蕭醫師見習經血管主動脈瓣放置術】

心導管見習主要是跟Dr. Asakawa學習,他談吐幽默風趣,但學問和技術不失嚴謹,是我這次跟最久的老師。當月心臟科的重頭戲是「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TAVI),又剛好也委由來主持;他說雖然已是他個人第18臺,但前一天晚上仍會睡不著,顯見其重視的程度。這一臺手術的醫師就有6、7人,加上導管室的技術員和護理師一共10幾人在手術室;但不同團隊間的協調很順利,不到2小時就結束手術,比某些置放心律調節器(pacemaker)手術還快,病人的預後也不錯,顯見手術有一定的品質和水準。【左圖:蕭醫師(左)與Dr. Iwano(左圖右)及Dr. Asakawa(右圖右)合影】

一個月見習的時間過得很快,卻是我近年來最難忘的時光。技術方面或許還要在雙和醫院繼續精熟,但院際和國際醫界人脈的拓展,是這次最重要的收穫之一。另外,藉由進修時不間斷地在個人社群分享心得,引起許多久位謀面學弟妹對於雙和醫院及臺北醫學大學的興趣。誠如校歌歌辭所言:「上醫醫國,博學濟世,勤學莫負少年時。」盼校方持續支持有志的北醫青年,讓濟世者源源流長。

分類: 前期, 前期:焦點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