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為了培育具廣度的生醫人才,首創「跨領域學院」,透過推動創意思考及邏輯設計教育,使學生具解決問題能力,進而銜接創新創業教育,以打破學科與專業之界限,提供學生比傳統雙主修更好的選擇。
「跨領域學院」依社會及世界發展前瞻趨勢規劃,開設人工智慧、大數據、程式設計、創新創業及數位內容等微學程,每個微學程大約3到6門課,全校所有學生都可以來修課。
「教育不再是為現在而教,而是為未來而教。」林建煌校長指出,北醫是所以醫學為主軸發展的大學,教育是我們的根本,過去強調培育醫事專業人才,但面對資訊爆炸、凡事都講求人工智慧的時代,成立跨領域學院,就是要培養具廣度的生醫人才。
跨領域學院的正式英文名稱為「College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簡稱I College」。「I」有非常多意思,除了跨領域,可以是資訊能力或數位學習(IT),可以是創新(Innovation),也可以是國際化(International)、產業(Industry),最簡單就是「我」的學院,也是「愛你」的學院,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右圖:林建煌校長表示教育是為未來而教】
而北醫的跨領域學院I College,下又分設3個I Center,分別為數位學習中心(Digital Initiative Center)、創新創業教育中心(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enter)及跨領域學習中心(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Center)。
校長表示,雖然國內幾所大學也有類似跨領域學習的概念,但大都希望學生雙主修,畢業時取得兩個或多個科系的文憑。而北醫有很多系的學生要參加國家考試以取得專業證書,學分數比較緊實,學業也相對較重,學生不易雙主修,能取得雙學位的人少之又少,跨領域學院剛好提供了另一個學習場域,讓學生跨域學習。【左圖:林建煌校長(前排中)與校院長官出席跨領域學院每月的跨領域教學聯盟聚會】
因此,北醫的跨領域學院特別獨創「跨領域微學程」,目前已設計程式設計微學程、大數據微學程、創業實踐微學程及數位內容微學程等10門微學程課程,學生只要修6學分,就能取得證書,並可認列選修學分。
舉例來說,醫學系學生修了有關人工智慧的微學程後,未來他很可能是發展智慧醫院的核心分子;呼吸治療學系或高齡健康管理學系的學生研修了人工智慧微學程,將來從事長照服務時,就可導入人工智慧的優點,把長照做得有聲有色。簡言之,透過跨領域學院的宏觀教育,北醫學子將能成為兼具人文素養、創新能力及國際觀的生醫人才。【圖:跨領域學院開設3D數位工作坊(左圖)及設計思考在北醫工作坊(右圖)的課程情形】
此外,跨領域學院也規劃「跨領域學分學程」,若從點線面的概念思考,課程是點、微學程是線、學分學程就是面。透過串聯不同的跨領域課程或微學程,學分學程將建構更完整的跨領域學習歷程,讓同學們得以學習將所學知識與應用做結合。目前已規劃人工智慧學分學程、創新創業學分學程及新媒體學分學程,底下包含10門微學程、共45堂跨領域課程,學生需至少修習16學分,同樣能取得學分學程證書。
跨領域學院院長、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吳介信表示,北醫大跨領域微學程及學分學程,從106學年度下學期開始,也就是2018年寒假過後,學生即可選修。未來北醫各個學系的必修和選修學分結構將重新調整,尤其是必修學分一定要再降低,同時將這些學分釋放出來,好讓學生可以選擇系上的學分,也可以選擇跨領域學院的學分,擴大學習領域及視野。【圖:身兼跨領域學院院長的吳介信副校長(中)】
跨領域學院副院長張佳琪教授說,有別於各大學跨領域多為「虛擬學院」,北醫特別打造以學生為主的學院空間,地點就在北醫中心點「杏春樓」,空間至少有500坪,提供跨領域學習空間,預計今年4月正式開幕。創新創業教育除了課堂學習外,更需要實作來進行驗證,因此跨領域學院也將開設實作課程及工作坊,強化學生的實作及實際應用的能力,例如木工手作、3D列印、樂高智慧機器人工作坊等。(文/跨領域學院‧秘書處)【圖:跨領域學院B1的工作坊教室(左圖)及實務操作區(右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