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大106學年度師鐸獎得主:黃彥華教授、林良宗副教授、吳建志副教授、李文生副教授、林乾閔副教授獲得殊榮

本校106學年度師鐸獎由學校黃彥華教授林良宗副教授;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吳建志副教授、萬芳醫院李文生副教授及雙和醫院林乾閔副教授獲得殊榮,其中黃彥華教授及吳建志副教授都是二度獲此榮譽。校方特於2019年2月13日行政會議中由林建煌校公開頒獎表揚。

「師鐸獎」為本校教師的最高榮譽,每年由學校專任教師透過自我推薦、學院系所推薦、附屬醫院推薦或是學生會推薦的方式參加徵選。再由校長指派7至9位委員組成「師鐸獎遴選小組」,審查項目及比例為教學(25%)、研究(25%)、服務表現(25%)及特殊貢獻(25%)。

通過第一階段評審入選的優秀教師,受邀至遴選小組會議中演講,演講的內容包含:1.教學、研究、服務表現及績效;2.教育理念、精神;3.教育愛的小故事;4.特殊貢獻。評審最後,從一校三院(北醫附醫、萬芳醫院、雙和醫院)選出在教學、研究及服務表現均傑出的教師,公開頒獎表揚。(文/人力資源處)【上圖:林建煌校長(右2)與師鐸獎得主合影,左起黃彥華教授、吳建志副教授、李文生副教授(右1)】

▓黃彥華教授得獎感言:感謝恩典!(醫學院醫學系生物化學暨細胞分子生物學科)
人資處通知我榮獲「106學年度師鐸獎」殊榮,要我寫一段感言。這是我繼101學年度後,第2次獲得北醫師鐸獎的肯定。我想了好幾天,心裡除了感謝,還是感謝!感謝上帝,我是一個受到祝福,特別幸運的人。

2002年,我結束在中央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訓練後,有幸加入臺北醫學大學,不知不覺中,至今已近17年。今年有幸第2次獲臺北醫學大學師鐸獎殊榮,而師鐸獎包括教學、研究、與行政三大面向;感謝上帝的恩典,讓我有機會在最優質的醫學大學環境授業,與最有效率的行政團隊共事,與最優秀的同事學生共同成長,在自己年輕時便有機會向最傑出的前輩學習。【右圖:林建煌校長(左)頒發106學年度師鐸獎獎狀予黃彥華教授(右)接受】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誠正勤樸」是我母校臺灣師範大學的校訓,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簡單」,是簡單的字,卻又是不簡單的事。我相信「比馬龍效應」,相信每一位孩子都是獨特的好孩子,神奇的恩典一再出現:你相信他是好孩子,他真的成為好孩子。然後我了解,「相信與信任」是多麼強大的力量,它讓一切事情都簡單而美麗,與我簡單的心不謀而合,與所心悅的科學「真善美」無縫同行。

我於99學年度獲臺北醫學大學第1屆校級優良教師,當時大學部與研究所學生是我主要授課對象。我101學年度獲得第1次師鐸獎,也升等教授,開始思考PhD與教授的價值(The value of a PhD and Professor)。我想,我也許可以有些改變,可以再多做些甚麼。於是,我開始嘗試將「PhD學位個人教師」的角色擴大,希望能成為「Professor大愛教師」。秉持北醫大「誠樸」的精神,我嚐試深耕「比馬龍」理念,同步於大專生、研究生、醫師科學家與教師同仁,希望除了傳道授業之外,也能為科學解惑。

我的研究專長是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特別是幹細胞治療、微環境調控與胚胎發育、癌幹細胞抗藥與轉移。我有幸於醫學院研究所開設幹細胞與組織工程、幹細胞醫學課程,與成立「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英文講座」,進而有機會與國內外領域前輩學習,與最有熱誠的年輕研究生交流討論。

要特別感謝校方讓我有機會協助於2015年成立與主持「校級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2016年建立符合國際規格之「細胞治療GTP核心實驗室」以製備臨床級細胞/幹細胞,推行細胞治療臨床試驗與特管辦法臨床級細胞製程開發、銜接基礎轉譯醫學與轉譯產學細胞治療實務;在2017年獲教育部核准成立「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國際博士學位學程」,進行國內外招生,建立國內外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區塊鏈結。

我要再次特別感謝義大醫院杜元坤院長,像上帝的天使一般專款捐資長達10年、總計達2千萬學生獎學金予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國際博士學位學程,讓我們學生可以無後顧之憂,全心就學。這項捐資支持了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高階人才培育的心臟跳動,北醫的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於是有了生命厚度與彩度。

感謝上帝的恩賜,能與前輩同工。我有了機會擔任行政院「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io Taiwan Committee, BTC)會議特聘專家,對細胞治療與再生醫療之友善法規與產業鏈結提供學者建言;參與衛生福利部與食品藥物管理署之再生醫療與細胞治療諮議會委員,協助建置細胞治療再生醫學製劑管理條例草案與特管辦法醫療技術,有機會參與推動臺灣優質與安全之細胞治療醫療施行與產業振興。

感謝恩典,我是一個受到祝福,特別幸運的人。我要再次謝謝《今日北醫》的邀稿,讓我有機會表達感謝。特別感謝北醫大優質的環境與團隊,給予機會歷練成長,謝謝所有不吝教導我與包容我的師長、同仁、朋友、與學生們,衷心感謝!

▓林良宗副教授得獎感言(醫學院醫學系微生物免疫學科)
非常榮幸能夠獲得本年度臺北醫學大學師鐸獎,感謝臺北醫學大學、師鐸獎評審委員會以及所有人給予我的肯定與支持。

這個獎項激勵著我對於教學、研究與指導學生的熱忱,而這所有熱忱皆來自於臺北醫學大學在6年前願意給年輕的我一個機會,提供一個可以揮灑的舞臺,使我能夠在這個舞臺上成長茁壯並貢獻所長於學校及學生,未來我將秉持初衷持續地訓練學生的思考力與培育學生的心靈。

衷心感謝大家給予我這個至高無上的殊榮。【左圖:林良宗副教授】

It is an incredible honor for me to receive this award and I would like to thank TMU, the selection committee, and everyone for this recognition.

I am humbled and reminded of the passion that drives me-the passion of teaching, the passion of research, the passion of mentoring students, and most importantly, the passion that was ignited in a young man 6 years ago, when TMU gave him the opportunity and a platform to learn and to contribute to its students, and to continuously do so to train their minds and educate their hearts.

Thank you all very much for this incredible honor.

▓吳建志副教授得獎感言(醫學院醫學系醫學教育暨人文學科)
在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服務至今已滿30年又4個多月,進入學校擔任教職正好13年,會跟醫學教育結下不解之緣要從10年前(1988年)由當時擔任北醫附醫教學部主任的林時宜教授延攬我進入教學部開始。從此,除了臨床業務,就是臨床技能的教學,OSCE的考場行政、醫學模擬教育,乃至於近幾年來教學相關的科技部計畫和研究產出,讓我在教學、研究、和服務各方面都有令人驚艷的表現。

能夠再次獲得師鐸獎的肯定,我承認但也絕對相信這是機運。但是機運是給準備好的人,在對的時機、對的地方、遇到對的人,機運自然就來了。要感謝的人太多,校院長官們的提拔與指導、附設醫院教學部和醫學模擬教育中心同仁們的協助,以及醫學系學生們的回饋,都是我的貴人。【右圖:林建煌校長(左)頒發106學年度師鐸獎獎狀予吳建志副教授(右)】

培育醫學生成為醫術超群、視病猶親的好醫師,醫學教育的推動和改革絕對是關鍵,繼續在醫學教育這條路上奮進,是我能夠回饋學校的最佳選擇,與大家共勉之。

▓李文生副教授得獎感言(醫學院醫學系內科學科)
首先感謝臺北醫學大學及萬芳醫院,頒給我這個獎項,本人自2000年擔任萬芳醫院感染科及感染管制室主任,歷經2003年SARS風暴,順利治療疑似病例及確定病例共53名,領導及執行隔離病房的感染管制,達成零院內感染率,保護醫護人員的安全,及陸續在歷屆醫學中心評鑑及JCI評鑑,達成感染控制品質的任務。

自2016年3月擔任內科部副主任(內科部教學負責人),除了擔任感染症專科醫師訓練醫院,培訓感染科專科醫師與感控護理師之外,亦統籌萬芳醫院之全院感染管制教育訓練,協助住院醫師、PGY及見實習醫師之教育訓練,投入醫學教育品質,致力提升研究能量及臨床試驗,日後秉持本職學能及感染管制的專才,繼續努力奮鬥,提升北醫大體系教學、研究、服務的質與量。【左圖:李文生副教授】

▓林乾閔副教授得獎感言(醫學院醫學系外科學科)
榮獲此次師鐸獎的殊榮,首先要感謝吳麥斯院長及院方的推薦與支持,最後更在校方長官的認同與肯定,方能獲得此份榮耀。

常言道,教育是百年樹人的工作,但我認為醫學教育卻不僅是如此而已,而是更直接且立即的教育,並負擔有神聖的救人使命,如何指導一位醫學生成為優秀救人濟世的醫師,絕非如一般的大堂課,以教學的幽默與創新的方式就能達成的,醫學教育為全人教育,身教重於言教的教育,除了基本學識外,更要培養學生的同理心,指導其溝通技巧,學會與形形色色社會各階級的人互動,最後更要養成其基本研究的能力及創新的眼光與氣度。

自2013年接任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任之工作,在繁重臨床的工作下,教育年輕醫師更是不能放棄的使命,除了基本臨床的學識及手術指導,更要照顧到基本生活及成家立業的需求,所謂教育……不只是「教」,更要著重於「育」,使其生活無後顧之憂。同時更積極成立科內之實驗室,培養住院醫師、年輕主治醫師具研究的精神,了解疾病的本質,在短期內所有的年輕醫師都擁有自己的研究計畫,並在博士班就讀學習成長。【右圖:林乾閔副教授】

2018年4月臺北神經醫學中心成立,在杜永光院長領軍下更積極推動高科技醫療,走在時代的尖端,引進亞洲第一的ROSA機器人手臂,秉持著不進步就是退步的精神而努力,將臺北神經醫學中心打造成世界頂尖的訓練中心。同時強化整合式教學,將神經相關學科(如:神內、神外及復健科等)的住院醫師聯合訓練,使其有全盤的專業知識。

最後,再次感謝學校長官的認同與肯定,同時也要感謝身邊所有的親朋好友、同儕及部屬的支持與肯定,這份榮耀是我們共同擁有的。

分類: 前期, 前期:特別報導。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