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勒30~北醫大醫學院黃彥華教授獲2019教育部師鐸獎致謝感言

再度收到《今日北醫》的邀請,希望我談談繼兩次獲臺北醫學大學師鐸獎後,2019年再幸運獲教育部師鐸獎的感想。我躊躇多日,總是寫不出些許文字,秘書處一再寬容,許我一月遲過一月,我心裡的愧疚日日加深,不知如何是好。

▓阿勃勒美麗結緣:從未知道我會獲獎
敲著鍵盤,想起當年因不捨父母為學費掛心,所以選擇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因此與美麗的阿勃勒一生結緣。阿勃勒「誠正勤樸」的種子,悄悄在年輕的我心中深植萌芽。我記得師大畢業時,我們一群同學充滿熱情,帶者使命,背起行囊,將阿勃勒的種子一一播撒在都市、在鄉間、在海邊、在高山,更在年輕的孩子心中。一轉眼過了30年,我的同學們現多以校長主任職位退休,臉書上分享愜意的退休生活;而我,有幸在大學中繼續教學研究服務的阿勃勒教師生活。【右圖:阿勃勒「誠正勤樸」的種子,感謝中研院物理所郭青齡副研究員惠賜圖稿】

▓阿勃勒對待成為:我不知道該如何獲獎,從未規劃,也無策略
我只是運氣好,是個受到祝福,特別幸運的人。2002年結束在中央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員訓練後,有幸加入臺北醫學大學,同時發現北醫大校訓「誠樸」,與阿勃勒種子「誠正勤樸」無縫契合,而校園內好多老師都是同工(夥伴)。我從旁聽施純明教授主任秘書上課,開始學習如何在大學授課;我看到事業發展處事業長林俊茂教授不論多忙,晚上仍無償義務輔導僑生生化課程;我與營養學院趙振瑞教授院長在99學年度一同獲頒第1屆校級優良教師,深刻感受趙院長由心而出的教學熱情與愛心是無法比擬的;我看到國際學生對「越南王」陳彥州教授主任的歡呼,就知道他如何受學生喜愛。我知道還有更多老師,沒有規劃,沒有策略,但更多是充滿熱情。全心對待,所以成為。於是,看到學生的笑容。

▓阿勃勒同工綻放:我想,我可以改變
感謝上帝的恩典,讓阿勃勒有機會更加盛開。我的運氣特別好,能在對的時機,同工對的事情。特別感謝校方給我機會,將我研究幹細胞專長,銜接基礎轉譯醫學與轉譯產學細胞治療實務。2015年由我成立「校級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並擔任執行長;2016年建立符合國際規格之「細胞治療GTP核心實驗室」,2017年獲教育部核准成立「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國際博士學位學程」,使更多的國際學生加入北醫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行列。特別要感謝醫學院郭漢彬教授院長的支持、人體研究處人研長李岡遠教授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李冠德教授兩位前後任學程主任對細胞學程的呵護培育,行政老師張語曲教授與張亨伃教授,,靈魂秘書溫載鉉與何佳芸,還有一校三院多位老師們的鼎力支援。只能感謝!【左圖:盛開的阿勃勒花,感謝彭學薇博士班學生惠賜圖稿】

▓阿勃勒芬芳遠揚:我想,也許我可以再多做些甚麼
未曾想過能有幸能擔任行政院「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io Taiwan Committee, BTC)會議特聘專家、對細胞治療與再生醫療之友善法規與產業鏈結提供學者建言;參與衛生福利部與食品藥物管理署之再生醫療與細胞治療諮議會委員,協助建置細胞治療再生醫學製劑管理條例草案與特管辦法醫療技術;參加經濟部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審查委員會,推動臺灣優質與安全之細胞治療醫療施行與產業振興。【右圖:盛開並結實纍纍的阿勃勒樹畫作,感謝副研究員郭青齡惠賜圖稿】

▓阿勃勒恩典30:我總想,幹細胞專業可以讓阿勃勒永遠年輕
感謝實驗室的研究生與研究夥伴們一路誠樸為心、互信互愛、不離不棄,攜手同行。1989年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化學系畢業,今年剛巧滿30年。感謝上帝的恩典,讓我能有機會印記阿勃勒的芬芳。我想,所有能說的,那就是誠心的感謝,感謝北醫讓阿勃勒的種子能有機會晴天遠翔。(文/黃彥華,研究發展處研發長、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執行長)【下圖:黃彥華教授(前排中)與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研究中心及GTP核心實驗室夥伴合影】

分類: 前期, 前期:特別報導。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