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大傑出校友施益民教授新書出版《生命有大美:人的苦惱,是演化的陷阱》

臺北醫學大學107學年度傑出校友學術成就類得主施益民教授,於2019年9月由新自然主義出版新書《生命有大美:人的苦惱,是演化的陷阱》,在11月23日於信義路二段的金石堂書店5樓龍顏講堂舉辦「科學和佛法小論壇」,邀請法林基金會董事滿濟法師、本校人文暨社會科學院藍亭院長、哈佛大學公共衛生鄺真泉博士、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盧蕙馨教授蒞臨出席,展開一場佛學、醫學與科學的精采演講。

本校醫學系第23屆校友施益民校友是名醫師科學家,現任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醫學院Richard W. TeLinde講座傑出教授,和癌症中心乳癌卵巢癌科主任。北醫大畢業後,他留學美國取得賓州大學博士學位,之後前往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附設醫院接受臨床及基礎醫學訓練……迄今,人稱施教授的他,身分多元,是仁心仁術的醫者;是深耕癌症轉譯醫學,在婦科病理學領域貢獻卓越的研究學者;也是跨國際的主題醫療團隊領導者。無論在哪個領域,他都能恰如其分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游刃有餘之際,在旅美的第30個年頭,又發展出了作家的新身分。【左圖:左起鄺真泉博士、施益民教授、藍亭院長、盧蕙馨教授及滿濟法師接受現場聽眾提問】

《生命有大美》一書,開始是施教授自己獨享的心靈筆記,只是經年累月地翻讀後發現,雖然是寫給自己的心靈對話,但每次閱覽都有不同的獲得和感受,真的能讓心更平靜,便漸漸開始有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念頭,特別是日常工作接觸到許多生老病死,查覺到許多課題並非只是自己的障礙,而是全人類共同的困擾。

「人很奇怪,好像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就會開始想一些問題,為什麼會有痛苦?怎麼樣才能遠離痛苦?」世上沒有人不曾感覺痛苦,只是或多或少,或頻繁或稀少。施教授認為,痛苦其實也是一種疾病,就病理學的角度而言,既然是疾病就應該有病因,也有對應的處方。【上圖:施益民教授(左圖)分享新書著作理念】

運用過去一貫做學問的方式深入鑽研後,覺察這不恰恰就是2,500年前佛陀所闡述的嗎?當領略到佛學與醫學道理的契合時,更讓他覺得有使命感,要藉由病理學來轉譯佛陀的智慧。化不易親近理解的經典文字,為更科學更現代的語彙,為這門痛苦病理學做最佳行銷,讓學習佛學思想不僅僅只有特定人士會感興趣的事。更重要的是,透過理解能進一步採取行動,遵從處方箋,治癒痛苦、預防痛苦、遠離痛苦。

此書的完成,如同施教授一路走來的人生,並非易如反掌、一蹴可幾。「打字很慢,就用說的,一句一句講給手機聽,再將這些文字複製轉貼到電腦上,用著兩指神功一字一字地校對、調整。」這是一份讓施教授即便遇上許多技術障礙,也想完成的大作。生命、痛苦、快樂所謂何物?施益民教授希望大家透過閱讀《生命有大美》與他一塊想想,遠離執念,迎接真正的平靜。(文/公共事務處)【右圖:《生命有大美》一書封面】【下圖:施益民教授(前排左2)與小論壇貴賓及聽眾合影】

分類: 前期, 前期:校友訊息。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