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附醫胸腔內科周百謙主任,談新國病「肺癌」的創新治療與照護

由於空氣污染以及許多不知名的威脅影響下,罹患肺癌的人口比率不斷升高。雖然肺癌的議題不斷在許多報章雜誌中被報導,但仍有些細節,是現代人不可不知道的。如癌症的威脅會隨著誘發因子存在,個體對抗外來因子以及免疫的自身調控能力,會造成不同的影響。

目前肺癌的篩檢多半仍以低劑量電腦斷層為主,藉由電腦斷層檢查來尋找毛玻璃病變或是肺部結節的存在與否。但是對高風險的族群而言,其實應該搭配支氣管鏡,檢查電腦斷層的死角,也就是氣管黏膜的表面,是否有癌症的前期病變;以及肺功能檢查,確認小氣管功能是否有受到影響。而每年一次的胸部影像檢查及肺部功能檢查,可以提供個人的重要健康履歷,再搭配支氣管鏡檢查,可以進一步分析病患是否屬於慢性發炎的高風險族群。

對於慢性抽菸、長期胸悶或是咳嗽的病患,透過本院新購置的高階氣管內視鏡,在影像分析協助下,除能找到慢性咳嗽的原因外,更可針對發炎的部位,在有效藥物及非藥物治療下,降低惡化成腫瘤病灶的風險,並作為肺部發炎嚴重程度的臨床參考。【右圖:北醫附醫胸腔內科周百謙主任】

一般健康檢查時,會針對血液以及生化指數進行追蹤。然而,對於肺癌病患,生物標記更可協助預測在癌症治療過程中,是否會產生血栓、發炎指數改變、免疫細胞的健康程度,以及腫瘤惡化的可能性。針對病患免疫狀況建立免疫指紋的連續監測,可在治療初中期評估相關免疫細胞的活性,並可作未來細胞治療的參考。

越來越多的臨床試驗顯示,肺癌的治療應該全面兼顧,不應侷限於如標靶治療或是化學治療的單一療法。透過抗血管新生因子藥物、免疫療法,甚至抗發炎療法,都提供醫師與患者在面對肺癌困難控制的潛在風險下,可多元性控制腫瘤轉移、降低原發處腫瘤惡性度,和相關腫瘤幹細胞與前驅細胞惡化的可能性。搭配前述的生物標記連續監測,臨床醫師可以調整合併療法的相關劑量和療程,降低身體影響,維持良好生物機能。

在眾多醫學文獻的支持下,透過許多循環性細胞的有效監測,現在醫療有望間接推測腫瘤微環境是否失衡。目前的治療概念中,腫瘤微環境除了要注意氧氣與養分的平衡之外,最重要的是注意如T淋巴球、白血球的總量與功能,這些都可透過血液檢驗,以及功能性影像,如正子掃描的分析,找到照護中要注意的關鍵。

臺北醫學學附設醫院透過醫療器材的充實,讓病患能從肺癌篩檢到診斷追蹤的精準參考;而地利之便,和臺北醫學大學規劃免疫標記及生物標記的定期監測,在治療時透過傳統療法、免疫療法,以及細胞治療的多重選擇,讓患者獲得最好的照護。

在手術根治部分,新就任的胸腔外科吳玉琮副院長,在肺癌手術方面術有專攻,讓許多可開刀的前期肺癌病患獲得最佳的手術照護,降低了肺癌的復發風險。而臨床試驗的展開,如免疫療法及抗發炎藥物療法,讓早期肺癌病患可以在多重先進治療的保護下,獲得最好預後。面對肺癌的挑戰,本院結合了胸腔內外科的通力合作,以及學界的龐大資源,必然可讓所有患者,獲得嶄新卓越的最佳治療。(文/北醫附醫)【左圖:北醫附醫吳玉琮副院長】

分類: 前期, 前期:附屬醫院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