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大109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遴選,系所學位學程級、院級、校級與新進教學優良教師共33人

臺北醫學大學為提升教師教學熱忱,拔擢並獎勵於教學上戮力付出的教師,於99學年度訂定「臺北醫學大學教學獎獎勵指標與作業細則」,迄今歷時11屆,已有414人次教師獲此殊榮,以為本校各學門領域教師於教學方法與教學態度等人才培育之典範。本校109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共遴選出系所學位學程級、院級、校級與新進教學優良教師共33人。

109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自110年3月2日起跑,歷經3個月系所學位學程級、院級及校級層層遴選,最終遴選出7位校級教學優良教師、2名新進教學優良教師、10位院級教學優良教師及14位系所學位學程級教學優良教師,總計33名教學優良教師。其中,醫學系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科陳淑華老師於本學年度為第3度獲選校級教學優良教師,亦同時獲得「教學傑出教師」殊榮。【右圖:教學傑出教師得主,醫學系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科陳淑華副教授】

原定於5月28日及5月31日辦理109學年度校級暨新進教學優良教師遴選公開演講,因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影響,首度將公開演講改為非同步遠距方式辦理,由梁有志教務長為召集人、實踐大學李孟晃教授暨教務長、逢甲大學王葳教授暨教務長與海洋大學林泰源教授暨教務長3位校外委員,以及醫學院馮琮涵教授等11位各學院與通識教育中心推派之校內委員,合計共15位教授組成遴選審查小組,並邀請123位大學部、碩博士班推派的學生代表,依據候選人之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實績等項目評分產生。

本年度獲選的校級與新進教學優良教師,著重於創新科技工具的導入,並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策略,這種以學生為中心、解決問題的學習,與學生學到的知識與真實現象緊密扣連,進而覺得學習是「有趣、有用的」,而教師的角色不僅僅是傳遞各門學科的知識,而是鼓勵與引導學生解決他們有興趣的問題。例如,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科的陳淑華老師,除了結合VR虛擬實境教學外,在課程的規劃中,採用了Blooms Taxonomy分類法,導入課堂觀察模式、小組討論模式、合作學習模式及問題本位學習模式,進而讓學生創作出學習後的成果並發表。

高齡健康管理學系的林立峯老師,將課程導入VR虛擬實境教學、磨課師以及人工智慧等相關創新科技數位教學,並希望學生能將課堂所學知識與實務工作接軌,安排業界導師、場域參訪及獨居長者訪視,期待應用創新科技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興趣,進而提升學習成效,接軌未來發展與就業;生醫光機電研究所蕭宇成老師則是經常反思自己,究竟現在「老師」的角色是什麼?最後歸納出屬於自己的教育理念,包含人生方向(價值)、謀生技能(就業、創業)及獨立思考(創新),除了帶領學生參與各項校外比賽、國際研討會、與業界交流及學習外,並導入生物設計流程(TMU Biodesign),邀請醫療科技市場中的新創前輩到現場分享創新實務經驗,讓醫護人員、技術人員及學生皆能經由正在嘗試、成功或失敗的市場經驗深入理解實務中的感動與挑戰。【右圖:兩位新進教學優良教師得主,高齡健康管理學系的林立峯副教授(左圖)及生醫光機電研究所蕭宇成助理教授(右圖)】

教學資源中心將邀請109學年度教學獎獲獎老師於「楓杏講堂」及學校講座與全校教師分享,以學生學習為主體及課程革新為途徑的教學成長歷程,期望這些種子教師深化教學品質,成為北醫大以「培育兼具人文關懷、創新能力及國際觀的生醫人才」之教育理念下堅強的後盾。(文/教務處)

●109學年度教學優良教師獲獎名單

分類: 前期, 前期:特別報導。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