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為促進學生在新時代應具備的運算思維,並培養跨域同儕合作能力,舉辦「2021北聯大–臺北醫學大學程式設計競賽」。本次競賽於2021年6月4日舉行總決賽,受疫情影響變更為線上舉辦。總決賽由通識教育中心鄭年亨老師主持,並邀請本校吳昌衛老師、王三源老師、林君彥老師、以及國立中央大學廖長彥老師擔任評審委員。
本次競賽以「智慧健康生活」跨域創新應用為主題,除了醫療與護理領域,也歡迎參賽隊伍以程式設計著手解決公共衛生、食品安全或環境保護等泛健康領域內的重要問題。並有「智慧應用與服務」與「資料科學」兩個組別,前者著重設計與開發指定主題的創新應用與服務,後者針對各種主題相關的開放數據或自行蒐集數據,探索與發現數據的規則與新意義。【圖:評審委員國立中央大學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廖長彥老師(左圖)及本校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所吳昌衛老師(右圖)講評】
參賽選手分別來自臺北醫學大學、臺北大學、海洋大學的學生,並有囊括醫學、醫管、藥學、醫工、海洋環境資訊、甚至休閒運動管理領域的同學一起組成跨域團隊。經過初賽的激烈競爭,最後共有11組團隊、12件作品脫穎而出進入決賽,兩組分別有6件作品進入決賽。【圖:評審委員本校臨床藥物基因體學暨蛋白質體學碩士學位學程王三源老師(左圖)及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林君彥老師(右圖)講評】
總決賽開幕,朱娟秀副校長特別提到臺北醫學大學自106學年度起,便將「基礎程式設計」列為大一通識必修課程,如今已邁入第5年;本競賽從一開始的校內競賽,已擴展為北聯大系統的跨校程式設計競賽。
朱副校長也勉勵參賽學生能夠藉由本活動學習程式設計與跨域交流,並祝福參賽隊伍都能有好的表現。【左圖:朱娟秀副校長線上致辭】
歷經近3個小時的報告,「智慧應用與服務」組最後由本校陳彥銘、李子儀同學的「Priority Regnition System病房優先辨識系統」獲得特優,獲獎隊伍注意到醫護人員比例與佔床比不平衡,導致住院病房緊急鈴濫用問題,利用語音識別與物聯網技術,開發了緊急鈴優先辨識系統,提供護理人員初步判斷危急程度,優化醫療資源分配,提高照護品質。優勝由本校洪子茵同學「輔助視障者看世界」所獲得;優選由臺北大學陳冠翔、王嘉珮同學的「dGIprobot –增肌婆」獲得。【左圖:北醫大數據科技及管理研究所碩士班陳彥銘及醫務管理學系李子儀獲得「智慧應用與服務」組特優】
「資料科學」組由本校馮上平、李浩維、劉家君、曾暉翔同學的「夜私food 2」獲得特優,獲獎隊伍利用基於深度學習的影像辨識技術,讓遊客藉由照片來識別夜市美食,並提供相關介紹,包括價格範圍、營養資訊等,其技術性與實用性獲得評審青睞。優勝隊伍有兩組同分,得獎作品分別為本校洪子茵同學的「生理參數互動介面」與王妍婕、陳姵安、謝珮瑄、王恆勝同學的「邏輯迴歸模型預測大腸直腸癌住院天數及距離再入院天數」;優選由本校蔡茗伊、吳律週同學「臺灣六都與全臺平均之護病比、佔床率、急性一般病床數全日平均三班護理人員數之探討」獲得。【右圖:本校醫務管理學系大數據學士後多元專長培力課程專班馮上平、李浩維、劉家君與曾暉翔同學獲得「資料科學組」特優】
總決賽除了在臉書直播之外,也同步設立了人氣王的票選,「智慧應用與服務」組人氣王最後由黃于庭、江昭蓉、陳思翰同學「心情小語APP」與「資料科學」組人氣王由陳俊翰、蘇廷宇同學「低CT影像解析度下肺癌腫瘤偵測」獲得。在本次競賽中,評審們皆對參賽同學的團隊合作、創意及程式運用能力表示驚喜與佩服,同學們能夠進行跨領域專業之間的對話,運用程式技術來解決各種健康相關的問題,也期許同學們能繼續發揮所長,深耕資訊與醫療領域的結合,邁向智慧醫療的新時代。(文/通識教育中心)【下圖:2021北聯大–臺北醫學大學程式設計競賽活動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