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癌症中心婦癌團隊召集人賴鴻政教授談子宮內膜癌的早期診斷

子宮內膜癌近年已成為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卵巢癌等三大婦科癌症之首,發生率與死亡率都呈現上升趨勢。臺北癌症中心婦癌團隊召集人賴鴻政教授表示,以往傳統上的採檢方法都不太理想。40歲以上,有異常出血,不放心的,就刮一下子宮,取得內膜檢體,送病理科化驗。在門診,不上麻醉,對醫生來說,方便,對病人來說,很痛!大約會有四分之一的婦女,因為沒生產過,或者是剖腹產、年紀大、體重太重、怕痛等原因,無法在門診接受內膜切片的檢查。

沒辦法在門診接受切片的,只好另外安排時間,上全身麻醉,做子宮內膜刮搔術以取得內膜檢體,送病理化驗。但是年紀大、血壓高、肥胖、過敏者,還有子宮穿孔、感染等風險,尤其在疫情期間,進手術室更是麻煩。

根據健保資料顯示,排除不孕相關的檢查之後,50歲之後的異常出血,檢驗16個,才會診斷一個子宮內膜癌;40~50歲異常出血的,檢驗85個,才會有一個癌症;如果是40歲以下,要檢驗137個,才能診斷一個內膜癌。而安蓓基因檢測,就是這樣的背景下,研發出來的。【右圖:臺北癌症中心婦癌團隊召集人賴鴻政副院長】

這項首創將傳統抹片採樣與DNA甲基化檢測技術結合,一次可檢測多個甲基化基因,可提高3倍的臨床診斷效率,減少不必要的子宮手術,以降低婦女感染、手術麻醉及子宮內膜受損等風險。

40歲以上,有異常出血的症狀,猶豫要不要刮子宮的時候,只要從子宮頸抹片取得的檢體,檢驗兩個與子宮內膜相關的基因甲基化程度,經過電腦的運算,就可以告訴妳,內膜癌的風險是高還是低,如果結果是高風險,就乖乖的刮一下吧,如果是低風險,還可以觀察,或逕行治療,3~6個月再追蹤。準確率雖然不是百分百,但也有92%,這可以提供侵入性檢查前的另一個參考。

這樣的基因檢測,發展不易,走過科學研究的各個階段,從少量病人的發現,驗證、確認,到檢測試劑標準化生產製造;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CDE)的法規諮詢,到執行多家醫學中心的臨床試驗,最後再送臺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FDA)審查,補足了實驗,回覆所有審查委員的意見,終於在2021年7月31日,獲得核准,這個全世界第一個子宮內膜癌輔助診斷的分子檢測試劑,臺灣的醫療院所已經可以放心提供檢測服務。(文/臺北癌症中心)【左圖:全世界第一個子宮內膜癌輔助診斷的分子檢測試劑】

分類: 前期, 前期:附屬醫院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