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病患根據腦細胞受損的位置不同會有不一樣的後遺症,例如語言障礙、肢體障礙、精神障礙等,而臺北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復健團隊的賴建宏主任與陳適卿醫師致力開發「高密度經顱電刺激器」,可應用於中風及其他腦部相關疾病病人,輔助他們復健、改善運動功能。
「高密度經顱電刺激器」是利用能穿透顱骨的電流刺激負責運動功能的腦部組織,進而改變大腦皮質的興奮性與提升神經可塑性,讓健康的腦細胞得以取代、支援受損的腦細胞,使肢體重新獲得腦部控制、恢復運動功能。
目前臨床上運用電磁場刺激調控腦部功能的方式主要有兩種,包括經顱磁刺激與經顱電刺激。經顱磁刺激透過磁生電的方式產生電流,而「西塔波形」則是經顱磁刺激的一種波形,它能更好的調控腦的可塑性,改善肢體功能,但目前市售經顱磁刺激器仍是整套設備,不僅有體積龐大且笨重的缺點,只能使用於醫療院所。【上圖:臺北神經醫學中心神經復健團隊的賴建宏主任(左)與陳適卿醫師(右)】
而經顱電刺激器的相對優點,就是能夠大幅縮小體積,現今市售的儀器都只能輸出直流電,臺北神經醫學中心團隊便研發讓經顱電刺激器也能夠輸出治療效果更好的西塔波型電波,同時開發高密度經顱電刺激,讓它能更精準的施用於我們想改善的腦部位置,能進一步提升中風或腦部相關疾病患者的治療效果。
高密度經顱電刺激整套設備,包含裝有電極的頭帽、輸出電流的小型主機,再連接安裝控制軟體的筆電,因頭帽上已標定好腦區位置,使用時只要戴上頭帽、接受頭帽輸出的微量電流,過程安全且非侵入式,未來甚至居家也能使用,不只不用頻繁舟車勞頓往返醫院,且可搭配居家復健運動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目前高密度經顱電刺激器已經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階段,其中「西塔波型」獲得美國、歐盟、臺灣專利認證,未來目標是拿到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歐盟CE安全認證、臺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認證上市,落實生醫產品產業化,成為居家與醫療院所的常規中風復健裝置。(文/臺北神經醫學中心)【左圖:高密度經顱電刺激器整套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