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進校門那天起,42年來從未離開北醫體系,吳建志被遴選為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主任可說實至名歸,他卻看得雲淡風清,直說光是他們那一班,前後就有5個同學當上醫學系的系主任,這點小小成就不算什麼。
這5人中,他和成大醫學系主任謝式洲目前還在任內,林時宜是北醫醫學系前二任主任,葉宏一是馬偕醫學院創校後的第一任醫學系主任,周宏學之前也當過長庚大學醫學系主任。
能有這麼多同學在教育場域上培育新一代專業醫事人才,讓他這個「永久班代」也覺得不可思議。說到這個跟著他30多年的頭銜,吳建志笑說是個意外;畢業後,他們班辦過好幾次同學會,每次依例都要選出下一任班代,負責籌劃下次的聚會,但每次參加人數都未過半,大家就以未過法定出席人數為由,要他這個七年級那年的班代一直當下去。【右圖:北醫醫學系系主任吳建志教授】
同學們都說,全班大概就只有他一人一直待在北醫體系,日後要辦任何活動都比較方便,訊息傳遞也相對迅速,絕對是畢業離開學校後班代的最佳人選,吳建志也不好拒絕,就這樣一次次當下去,成為同學眼中的「永久班代」。
他們這班的代號是681,也就是民國68年入學的醫學系學生。遙想當年,北醫校園只有幾棟簡陋的教室、實驗室、餐廳及行政大樓,操場也是光凸凸一片,他常開玩笑說只比位於臺中的中山醫學大學好一些。
從大華小學到再興初中,唸的都是私校,管教相對嚴格,吳建志的成績不錯。上了建中,全班都是來自四面八方的頂尖高手,甚至不乏「怪獸級」的天才,他的成績只能算是普普通通,能考上北醫已是心滿意足,沒什麼偉大志向,加上又熱中課外活動,寒暑假常忙著參加醫療服務團,前往偏鄉服務,功課並不出色,考試只求Pass就好。【左圖:1982年暑假參加社療服務隊,前往偏鄉服務】【右圖:熱中社團服務的吳建志,不論寒暑假都在社會服務路上】
1986年5月底畢業後,大部分男同學都等著去當兵,分7月及10月兩個梯次入伍,大家都想早點去服兵役,以便早點退伍,吳建志是班代,不好和同學搶7月入伍的名額,自願延到10月才去當醫官。突然多出4個月的空檔,他不想白白浪費,就選擇到北醫附醫當短期的住院醫師。
說是選擇,其實是沒得挑。吳建志說,當年成績好的同學不是往臺大、臺北榮總、三總走,就是到長庚或馬偕,他的成績並不出色,只能乖乖待在北醫附醫,只是當時內外婦兒等熱門大科的名額已滿,泌尿科還有缺額,而當時的泌尿科主任江漢聲,曾是大學時期帶領他們這群社團學生到嘉義布袋及臺南北門等鹽份地醫療服務帶隊的老師,他就這樣在泌尿科落腳,待了4個月。【左圖:畢業後同學們各分西東,在不同醫學領域發光發熱(圖為畢業旅行留影)】【右圖:吳建志(後排右2)於國立癌症中心中央病院研修時留影】
說起來也算幸運,10月入伍當少尉醫官時,他被分發到臺北市基隆路旁、目前已改為臺大公館院區的國軍817醫院,離北醫不遠,被分派到外科又有兩位泌尿科醫師,讓他如魚得水,接觸到不少疝氣和割包皮等相對簡單的手術,打下不錯的外科基礎。
兩年後退伍,在老師江漢聲召喚下,他還是回到北醫泌尿科工作,但全科上下就只有兩名住院醫師,另一位是目前臺南新樓醫院泌尿科主任呂敏中。當時泌尿科輸尿管鏡等內視鏡檢查及手術剛萌芽,而這些又是他在當醫官時已接觸過的嶄新技術,很快就上手。
從住院醫師、總醫師、主治醫師、教學部副主任、主任、醫學模擬教育中心主任、醫學院醫學教育暨人文學科主任、副教務長,到醫學系主任,吳建志30多年來全都待在北醫體系打拚,不是在醫院,就是在學校,看透北醫體系近年來從衰微邁向輝煌的過程。他認為,接下臺北市立萬芳醫院經營權以及北醫附醫第三醫療大樓完工啟用,無疑是北醫體系由衰而盛的關鍵點。
接下來,臺北癌症中心大樓將於2021年的今年夏秋之際營運,質子治療中心也將於年底至明年初之際開始收治病患,至於位於雙和醫院對面的雙和生醫園區已經開始招商,預定明年春季營運。這些北醫建校一甲子以來最具宏圖視野的建設,勢將帶領北醫體系更加蓬勃發展,再上一層樓。
其中,雙和生醫園區蓋好後,將有公衛學院、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醫學科技學院、醫學工程學院及管理學院等5個學院進駐,教學研究大樓及生醫科技大樓這兩棟建築有多達2萬3千坪空間,設有創新育成中心、產學共同研發中心、動物中心、北醫生醫加速器及國際會議廳等,將是國內第一個結合大學、醫院、產業三位一體的生醫產業園區,也將是領航臺灣生技醫療產業走向國際的重要力量,沿著國道三號由北往南,南港國家生醫研究園區、雙和生醫園區、中和灰磘生技園區及竹北生醫園區將串接成一個生醫廊道,打造成臺灣生技矽谷。
在這個關鍵時刻,對北醫學生,尤其是醫學系學生來說是個絕佳機會,他們可以從中獲得從校園到職場,甚至延伸到產業的多種學習模式,把自己打造成跨領域的醫事專業人才,為未來的人生加分。
「這比我們以前好太多了。」回想從前,吳建志他們那一輩所接觸到的醫學教育,跳脫不了在教室上課、到實驗室做實驗及下課放學等模式,而且也沒有臨床技能教學,打針、抽血、換藥、放鼻胃管等都是到醫院實習時才學,且不見得由醫師親授,大都由護理人員邊教邊學。反觀目前北醫擁有亞洲最先進的醫學模擬教育中心,可讓學生在校期間就能學習各種醫療技能,一到醫院可立即派上用場,面對病人時不至於手忙腳亂,對他們及病患來說都是好事。
此外,目前醫療教育採取問題導向學習模式(PBL),有各種教案供學生討論,若有不懂的地方可隨時查閱資料,進而解決問題。在整個過程中,老師通常只從旁指導,學生既能加深學習印象,也可從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吳建志相當支持這種教育模式,醫學教育不再是填鴨式的教育,而是讓學生主動參與,有了動力,就有熱情,從醫這條路才能走得久,走得遠。
在這些顛覆傳統的教育型態下,當病人走進診間那一刻起,他相信這批新一代的醫師能夠以較具同理心的口吻,詢問病情及病史,也能以一顆溫暖的心面對醫病溝通。回顧歷史,醫病關係的惡化,醫病雙方的衝突,往往來自於一種由上而下甚至漠然的溝通引起的。透過教育,讓醫學系學生未來面對病患及家屬時,更溫暖而貼心,將會引發整個醫療世界的改變。
吳建志也很認同時下正夯的跨領域學習,在校6年裡,醫學系的學生如果只專注在醫學領域,充其量只是個技術純熟的醫事人員,不見得能在瞬息萬變的當前社會裡生存,但有了第二甚至第三專長,再將醫療本業結合在一起,除了讓醫療本業更好外,也可讓病患受益。北醫幾年前成立的跨領域學院,學生可研習AI、5G、大數據、新媒體及創新創業等全新的知能,便讓他萬分羡慕。
放眼未來,北醫的醫學教育還有沒有進一步精進的空間?吳建志的答案相當確定,全人照護教育就是他念茲在茲的課題。他認為身為一名醫護人員,治療的不只是一個病,而是一個人,包括病人及其家屬;若把全人照護定義得更廣一點,除了人之外,治療的還包括環境和社區。
依照全人照護的理念,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及全社區都將涵蓋在內,也就是所謂的「五全」照護。如果能擴展到五全,除了有助於疾病的恢復,也可以協助社區,進而解決社區的問題。身為一名現代醫師,吳建志提醒心胸要放大,不要把自己侷限在門診、手術、治療及下班而已,而應更主動積極地走進社區,善盡一名醫者的社會責任。
為了培育出胸襟更寬闊、更具國際視野的跨領域醫事人才,北醫近年來推出名為「鵲橋計畫」的多元學習管道,每年選派多位醫學系學生前往英國倫敦帝國學院,以及美國哈佛、史丹福、約翰霍普金斯等頂尖大學,進行半學期的專案學習。
此外,也和清大電機資訊研究所合辦雙主修課程,北醫醫學系學生只要多花一年,就可取得醫學士及電資碩士雙學位。至於和美國賓州大學公共衛生學系合辦的雙聯學位,北醫醫學系學生在學校課程結束,前往醫院實習之前,前往賓州大學研習一年,即可拿到醫學及公共衛生學的雙主修學位,為自己未來的競爭力加分。
這些積極作為,慢慢堆疊出北醫的堅實厚度,QS及THE每年公布的世界大學排名及亞洲大學排名,北醫近十年來名次大幅躍升,表現有目共睹,讓在北醫體系打拚一輩子的吳建志與有榮焉。「以前在外面,我都不敢說是北醫畢業的,」他開心地說:「現在就敢大聲說自己是北醫人。」他觀察發現,不少在外發展有成的北醫校友看到母校的轉變後,選擇回北醫體系服務, 帶動良性循環,讓北醫好上加好。(文/節錄自《北醫人》NO.18封面專題)【下圖:吳建志教授(前排左1)成為681的「永久班代」,圖為25週年的同學會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