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長新冠的優勢,讓北醫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蘇柏璇醫師告訴您

自2022年4月以來,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每日染疫數量節節上升,截至6月為止已有超過300萬人確診,雖然多數確診者會完全康復,但有10%~20%的人會經歷各種中長期的影響,常見新冠後遺症症狀,如:疲倦、體力變差、胸悶呼吸不暢、咳嗽、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嗅覺味覺變化、焦慮、腹瀉、酸痛、皮疹、月經失調等,困擾持續2個月以上。

人體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後,會自行調動體內氣血抵抗外邪,待急性感染期結束後,理論上會自行恢復原本的陰陽氣血平衡狀態,但每個人體質狀況不同,平常五臟六腑各有偏性,有些患者也有伴隨不同的慢性疾病,因此在復原的過程中,會出現不同證型的病徵,常見「長新冠」可分為下列幾類:

1.氣陰兩虛型:這類型的患者會出現呼吸費力、口乾、自覺低熱、倦怠、心悸、注意力不集中、頭暈、頭汗出等症狀,可以選用西洋參、黃耆、麥門冬、百合、枸杞、蓮子等藥物補氣養陰。生活作息勿熬夜及過度活動。【左圖:北醫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蘇柏璇醫師】

2.濕邪困脾型:這類型的患者通常以疲倦為主,伴隨胃口不佳、消化不良、痰多、胸悶腹脹、大便稀軟等表現,舌苔通常都很厚,可以選用黨參、茯苓、藿香、白荳蔻或四神湯等健脾利濕的藥物來治療。飲食方面勿過食肥甘厚味,或不易消化的食物,口味宜清淡。

3.肝鬱氣滯型:感染後造成的壓力會影響病人情緒,表現出憂鬱、焦慮、失眠、胸悶、恐慌、月經異常等症狀,可服用柴胡、玫瑰、陳皮、薄荷等疏肝解鬱的藥物。另外應要調整生活作息,做一些柔和運動紓解壓力。

4.清氣不升型:這類型的患者出現的症狀為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認知功能衰退等症狀,也就是所謂「腦霧」。可服用具有升提及補氣效果的天麻、黃耆、黨參,以及具有醒腦化濕效果的石菖蒲、茯神等藥物。生活及工作避免過度勞心勞力,宜休養生息。

中醫透過「辨證論治」的方式,依照病患個別化的症狀,不同體質、年齡、性別,提供「精準醫療」的方劑及單味藥加減的中藥處方,為民眾量身訂做長新冠症狀的藥物,效果絕不比西藥遜色,且患者搭配服用中藥在染疫後的症狀強度與恢復速度,都有較佳的表現,後遺症也較少出現。但也呼籲民眾不要聽信民間偏方自行去抓藥,以免延誤黃金治療期,一定要經中醫師診斷後再進行治療。【右圖:中醫可透過病患個別化的症狀,提供精準醫療】

新冠病毒的傳播效力極強,未來還可能持續變種,因此確診不代表就不會再度感染,民眾還是必須有預防醫學的防疫觀念,平時就要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與衛生習慣,勤洗手、注重衛生、接種疫苗,再搭配中醫調理身體治療疾病,才是最有效的防疫方式。(文/蘇柏璇,北醫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

分類: 前期, 前期:附屬醫院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