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人在金門~守護健康的風「師」爺

金門曾是戰地最前線,封閉的島嶼環境,與大 陸廈門對望、文化交融,保有大量閩式燕尾、馬背建築和戰地遺跡,形成今日獨特的文史風貌。

解嚴後與全民健保開辦,金門的醫療環境有很大的變遷。為了解決離島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中央與地方政府都有發展出改善當地醫療的公費醫師培養制度,特別的是,北醫人在其中就占了大半,猶如守護當地居民健康的風「師」爺。如今,他們在公部門或基層服務,呈現多元樣貌,為當地醫療公衛體系打下深厚基礎。

現任金門縣衛生局局長李錫鑫醫師,熱情、博學,毫無架子,如何更有效推動金門醫療,往更的方向發展,一直是他的使命。他說,金門醫療環 境具特殊性,主要是國共內戰後,兩岸對立,金門進入戒嚴時期,因為軍管時期,需依賴軍方提供民眾醫療服務;但全民健保開辦後,軍醫系統解體,公立醫療體系與民間診所,已取而代之,未來如何強化與規劃金門醫療系統,是非常重要的議題!【左圖:金門縣衛生局局長李錫鑫】

金門戶籍人口約14萬人、常態的居住人口約有7萬人。過去如遇急重症病人往往都需要後送臺灣,透過空中轉診,需費時4小時;李錫鑫說,現在政府不斷投入緊急醫療服務與重視空中緊急轉診,提升在地醫療量能,不僅能降低病人後送風險,也創造當地就業機會,希望借由改善醫療,創造宜居的環境,讓更多人常住金門,使在籍又在地的人口達到適當的經濟規模。

金門島如同倒過來的「工」字形,唯一的一間醫院──衛福部金門醫院在東半島,然而,西半島才是人口密集處,也是縣府與縣議會之所在。但西半島卻缺乏醫院機構,民眾就醫,尤其是小金門鄉親的就醫,一趟就醫需要半小時以上,並不利緊急救護。李錫鑫希望平衡醫療網路,正規劃在西半島興建另一家醫院,容納與吸引更多公費生返鄉;此外,縣府也展示決心,設立醫療照護發展基金,支持醫院機構添購所需要的儀器設備,這是一項衛生局必須不斷努力推動的工作。

為了方便鄉親求診,或在臺就近照顧就醫的鄉親,金門縣政府先後在臺灣的各大醫學中心設立「金門鄉親服務臺」協助徬徨的求醫鄉親。在今年3月初,金門縣政府獲得北醫大與雙和醫院的支持,於雙和醫院成立「金門鄉親服務臺」,派人常駐,以服務廣大的新北市中、永和區的鄉親,即時提供求診鄉親的諮詢、掛號、轉診服務,與在地住宿等資訊。為此李錫鑫特別感謝董事會、北醫大及雙和醫院共同促成此合作,為需要幫助的人,提供了最佳的即時服務,這是醫療大愛的具體實踐。

說到金門的醫療體系建構,不得不提陳天順(醫學系,641)醫師。他是目前島上最資深的北醫大醫學系公費生(第1位今住在臺灣),曾任金門縣立醫院院長、金門縣衛生局局長及金城鎮衛生所主任兼醫師,公部門資歷完整,一生奉獻金門。

他印象深刻地說,大學一畢業,沒有經過住院醫師和專科醫師訓練,就須先返鄉服務「還公費」15年。「當時什麼都要會,自己麻醉和接生,還要搞懂鼠疫、血絲蟲病和肺結核3大疫病。」【右圖:前金門縣立醫院院長、金門縣衛生局前局長、北醫大金門校友聯誼會陳天順會長】

早年金門醫療資源與人力匱乏,在臺北榮總尚未來支援前,民國87年擔任金門縣立醫院院長的陳天順,就曾拜會北醫大附設醫院,尋求家醫科支援,也曾拜會萬芳醫院前院長邱文達,請求皮膚科和其他科別支援,順利排解燃眉之急。

此外,為了更瞭解如何經營醫院,在北醫大前校長胡俊弘的鼓勵下,陳天順返回母校醫務管理學研究所進修。回首過去,從前內外婦兒4大科沒有醫師,到現在各專科成長茁壯,見證這一切的他非常欣慰。

金門唯一的醫院金門醫院,致力於急重症醫療,守護鄉親也同時肩負服務小三通臺商和觀光旅客的醫療照護,也是許多公費生返鄉服務的起點。

醫師生涯全奉獻給醫院的金門醫院顧問醫師林仁鑫(醫學系,651),是金門第3屆醫學系公費生,因妻子在臺灣,每週需往返臺金,至今已20餘年。他提到,民國72年一畢業就回金門,當時金門醫院還被稱作「金門縣衛生院」,即醫院結合衛生局的時代,院內有4、50張病床,公費生只有2、3位,一位醫師平均要顧10幾床。

民國81年戰地政務解除,金門縣衛生院分成金門縣立醫院和衛生局。林仁鑫在民國91年擔任金門縣立醫院院長,任內有一半時間都在抗煞(SARS),還獲時任衛生署長陳建仁頒發「抗煞有功」匾額。【左圖: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顧問醫師林仁鑫】

行政院衛生署金門醫院於民國102年改為衛福部金門醫院,從早期的篳路藍縷,至今穩定成長茁壯。看著醫療編制日趨完善,現任兩位副院長陳根雄與董文雅感受甚深。【上圖:衛福部金門醫院陳根雄副院長(左圖)、董文雅副院長(右圖)】

剛下診還來不及換下藍色手術袍,陳根雄(醫學系,731)仍以親切笑容迎接訪客。他回顧,因公費生免學費,可減輕家庭經濟負擔,早期金門又迫切需要醫療人才而選讀醫學系,「住院醫師訓練時,北榮主治醫師會說趕快把這個金門來的教好,因為之後他就要回金門了。」

在金門服務30餘年,陳根雄見證醫療環境的轉變,金門縣立醫院時期,只有11位醫師,現在加上北榮固定支援的醫師,約有70位。院內目前也能做心導管手術,縱使每月緊急心導管手術僅3∼4台刀,無法比擬醫學中心規模,「我們是虧本在做,但考量民眾需要,還是要繼續做。」

董文雅(醫學系,751)則是外科醫師,鎮守金門醫院的急重症醫療。民國75年以金門高中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取得醫學系公費生資格,剛入學時因擔心不如臺灣本島的學子,在課業上格外用心;大七在臺大實習,之後到北榮一般外科完成專科訓練。

「我常說,是醫學系選擇了我們(公費生),這邊都是自己的鄉親,北榮少你一個差別不大,但是金門少了你,可能就有差別。」董文雅說,還完公費服務年資後,看到病人的需求和自己的責任,決定留在家鄉服務。

有了前輩開路,年輕一輩的北醫人也持續精進技術和服務品質,在公部門貢獻所長。

金門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陳英傑(醫學系,931)是公費生中的「特例」,在內科領域不斷突破與精進。他說,過往返鄉的公費生選擇外科領域的人較少,主要是考量有沒有發揮的舞臺,「病人如果都到臺灣開刀,留在金門動手術的人就減少,醫師不常開刀,技巧也會生疏。」【左圖:衛福部金門醫院肝膽腸胃科陳英傑醫師(左3)與ERCP團隊合影】

而他一直都對「動手做」的科別特別感興趣,從臨床中研究在地人生活習慣,發現許多人有腸胃道問題,於是引進ERCP(經內視鏡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並持續精進醫術,曾獲頒「衛福部醫院第7屆優良暨資深典範醫師閃亮新人獎」。

個子嬌小,講話有條理的金門縣衛生局醫事科科長翁郁雯(藥學系,933),是北醫大藥學系公費生,弟弟也是北醫大醫學系公費生,「從小父母就給我們一個觀念,長大學習有成,要回鄉服務。」

畢業後,她在耕莘醫院服務兩年,便回鄉服務還6年公費合約,爾後通過高考,到臺北市府衛生局服務4年,才回金門。雖然她的所學與專長是以藥學為主,初回金門公部門時,因藥政相關職缺已額滿,便投入人事與醫政領域,卻擦出意外火花;目前的工作重點在醫療政策與管理,負責公費生制度與規劃,視地方需求,每年提出缺額。

在金城鎮衛生所擔任醫師兼主任的許雅荃(醫學系,971),畢業後選擇家醫科,她笑稱是用排除法,先篩掉外科系列。「我喜歡往外跑,家醫科醫師可以去居家訪視、瞭解病人的生活環境與慢性病,」因畢業後要回鄉服務,她還選擇了安寧緩和醫學做為次專科。【上圖:金門縣衛生局醫事科翁郁雯科長(左圖)、金門縣金城鎮衛生所許雅荃醫師兼主任(右圖)】

許雅荃在北榮接受專科醫師訓練,回到金門醫院家醫科服務1年3個月,再到金城鎮衛生所服務。因應人口高齡化趨勢,她也到金門大學長期照護學系進修,致力將醫療與長照結合。

位於金城鎮的吾家診所,如同名稱有「家」的溫暖,上午來看診、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的人絡繹不絕。診所院長吳錫鋪(醫學系,711)在民國71年保送北醫大醫學系,參加過柔道社,能文能武。

回鄉在金門醫院服務18年,期間曾於臺大醫院內科代訓;在金門醫院任職時,發現獨特的恙蟲病,有助於公衛研究與臨床治療,民國95年轉而自行開業。【左圖:金門縣吾家診所吳錫鋪院長】

與吳錫鋪合作無間的周雅慧,是民國105年與丈夫因緣際會從臺北來到金門。當時只有金門醫院能提供居家護理,看到許多病人的需求與醫療缺口,她於民國107年設立金門第一家居護所,並與5家診所醫師合作,到宅服務病人。

年輕一輩的開業醫洪長享牙醫診所所長洪長享(牙醫系,872),是民國87年金門重啟公費生計畫的第1屆牙醫系公費生。歷經北醫、北榮住院醫師訓練後,民國94年回金門醫院服務。剛回來時,牙科的設備與空間不足,他協助將基礎牙醫建立完善,心想既然在醫院服務,就要做到基層診所沒辦法做到的事。

牙醫系公費生返鄉需服務6年,轉眼就約滿,洪長享深思,決定把機會讓給學弟妹,於是在民國107年12月開業服務鄉親。在臺北,牙醫與病人比例是1:1500,金門以實居人口是1:4000以上,目前金門只有18位牙醫師,有部分專科需求的病人,還是得到臺灣就醫。「我回來至今13年,這個問題仍未改善,希望有更多新血加入,提供病人多元的服務。」

與其他人不同,北醫大藥學系校友謝采穎(藥學系,803)是臺北人,也非公費生,但她與同學合夥,民國96年在金門成立第一家健保特約藥局,現已拓展到4家──大森、大賀、大金、大山藥局。【上圖:洪長享牙醫診所洪長享所長(左圖)、金門家藥局負責人謝采穎(右圖)】

謝采穎坦言,在金門開業壓力比在北部還大,除了要解決物流和遠距離人員管理問題,還有當地長輩的閩南腔調與臺灣不同等。所幸,陸續聘請在地的藥師及助理,順利解決困難;成立藥局不僅為當地創造就業機會,現今也有非金門人的北醫大藥學系學弟擔任店長,更順勢帶動了其他藥妝店一起跟進,共同為金門的醫藥環境努力。

北醫人在金門,無論在公部門或自行開業,都有豐碩成果。陳天順卸下公部門職務後仍退而不休,於民國110年12月11日,與謝采穎、洪長享共同發起,成立北醫大金門校友聯誼會。

身為創會會長,陳天順表示,成立初衷是希望凝聚在金門服務的北醫大各學系校友。尤其校友在醫藥衛生領域多有傑出表現,希望藉此一起精進醫療品質。此外,校友聯誼會也與學校保持密切交流。「以前北醫大楓杏醫學青年服務團有來舉辦醫學研習營,在地學子反應熱烈,希望他們能再來。」他也期許之後西半島醫院如果成立,北醫有機會也能支援。

北醫大金門校友聯誼會成立當天,北醫大董事長張文昌、校長林建煌與副校長吳介信等人親臨金門,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陳天順說,期待金門校友聯誼會能扮演凝聚北醫人情感的交流平臺,「立足金門,展望兩岸,放眼國際,讓北醫大的精神與影響力永續發展。」(文/節錄自《北醫人20》〈封面故事〉)

分類: 前期, 前期:校友訊息。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