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附醫婦產部區慶建主任為高齡孕媽健康把關,助婦女安心懷孕平安生產

內政部資料顯示全國超過35歲產婦之嬰兒出生比例,從2016年27.1%提高到2021年31.6%。而2021年超過40歲產婦之嬰兒出生比例,在全國、臺北市、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分別是6.5%、10%及17.7%,顯示近年來愈來愈多婦女高齡懷孕生產。

高齡女性在懷孕前有較高的機率罹患高血壓、糖尿病與肥胖症。懷孕時期則易增加子癲前症的風險;所謂子癲前症係指懷孕20週以後,血壓升高合併蛋白尿或肺水腫、肝腎功能異常、凝血功能異常等。

美國婦產科醫學會指出,超過35歲孕婦有較高妊娠合併症的風險,例如妊娠糖尿病、子癲前症、雙胞胎、難產、剖腹產、早產、胎兒生長遲滯,與新生兒加護治療。隨著年齡增長,胰臟分泌胰島素的功能下降造成血糖過高;心臟血管功能下降,子宮胎盤血流不足,易導致出生低體重兒。子宮收縮功能也因高齡影響,增加難產、剖腹產的機會。【左圖:北醫附醫婦產部產科區慶建主任】

女性年紀超過38歲,除了受孕機會降低,也會因為流產機率增加而導致不孕,因此需要借助人工生殖科技(試管嬰兒),以求好孕到。經由試管嬰兒懷孕比自然受孕提高雙胞胎、前置胎盤及剖腹產的機率;而雙胞胎懷孕則增加妊娠糖尿病、子癲前症、早產與剖腹產等妊娠併發症。

如何降低高齡懷孕的風險以維護孕婦胎兒的健康:

1.適齡懷孕:研究發現孕婦年齡20~34歲發生妊娠合併症或併發症機率最低。因此,20~34歲懷孕是最合適。如果因學業或事業的規劃而延後受孕,建議年輕時候先凍卵。將來高齡懷孕時,由於卵齡年輕,胚胎相對健康,受孕率高,就可選擇植入單一胚胎,避免植入多個胚胎造成多胞胎懷孕,進而減少相關的妊娠併發症。

2.健康的生活習慣:健康的飲食,攝取足夠的營養,少量多餐,避免暴飲暴食。規律運動,每週3~4次,每次30~60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有氧運動包括健走、跑步、騎腳踏車、游泳及球類運動。抗力運動譬如舉重。運動提升心肺功能,做好體重管理,紓解心理壓力。同時遠離菸害,避免藥物濫用。【右圖:孕婦需要健康的飲食與規律的運動】

3.親友的關懷與支持:家人親友彼此關心與扶持是不可或缺。共同活得身心健康,備孕無煩惱。

4.疫苗接種:由於孕婦是罹患流感或新冠變重症的高風險族群,備孕前建議施打流感疫苗與新冠疫苗。另外孕前也要施打懷孕期間禁止接種的疫苗如麻疹德國麻疹、水痘及人類乳突病毒疫苗。

5.婚後孕前健康檢查:婚後孕前健康檢查包括海洋性貧血、梅毒、愛滋病篩檢、德國麻疹、水痘、披衣菌抗體檢查、甲狀腺刺激素及尿液檢查。年紀超過45歲超高齡婦女建議增加血壓量測、肝腎功能檢測、血糖檢測、心臟功能檢測(心電圖及心臟超音波)、胸部X光造影、子宮頸抹片檢查及乳房攝影或乳房超音波檢查。孕前接受帶因檢測,篩檢相對常見的基因異常,譬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X染色體脆折症、聽力異常等遺傳疾病。婦女接受試管嬰兒懷孕術時,可透過胚胎植入前診斷,避免植入罹病的胚胎而生下異常的寶寶。

6.現存慢性病良好控制:慢性病高血壓、糖尿病、憂鬱症必須在孕前3個月得到良好控制,並且服用對孕婦胎兒安全的的藥物。

7.備孕醫療諮詢:高齡婦女備孕或尋求人工生殖技術治療前,建議詳細告知醫師目前的身心健康狀況(例如高血壓或糖尿病)、體重管理、藥物使用情形,並且每日服用600微克葉酸錠。

8.個人化精準的產前檢查:除了例行產檢外,帶因篩檢可避免生下罹患隱性遺傳疾病的小孩。同時,為了篩檢高齡懷孕的併發症,懷孕12週時接受子癲前症篩檢與早期胎兒精密超音波檢查。如果有高血壓、糖尿病等風險因子,每天服用阿斯匹靈減少子癲前症的發生。高齡孕婦在懷孕16~18週時,進行羊膜穿刺術及羊水晶片檢測,檢查胎兒是否有染色體異常或基因異常。懷孕20~22週安排中期胎兒精密超音波檢查。28~36週時進行3次以上超音波檢查,評估胎兒生長發育狀況。切記做妊娠糖尿病的篩檢。【右圖:必要時增加產檢的次數,可提早發現高齡懷孕的併發症,及時治療,確保母嬰安康】

9.跨醫療專科照護:各種醫療專科在高齡婦女備孕、懷孕、產後均提供身心、靈性、社會的全人照護,確保母胎的安全與健康。

10.神隊友的力挺:無論備孕、懷孕或產後,孕媽最需要家人和親友的關懷與支持,職場和社會友善的懷孕及哺餵母乳的環境。國家的生育補助、母乳哺育親善措施與生育事故救濟政策為高齡孕媽強力的後盾,讓高齡孕媽無後顧之憂。(文/區慶建,北醫附醫婦產部產科主任)

分類: 前期, 前期:附屬醫院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