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煌自2017年8月1日接任臺北醫學大學第10任校長,將於今年8月1日卸任,在此要特別感謝董事會的指導與支持,也感謝所有教職員生及校友的努力與支持,每一位與我攜手打拼的團隊夥伴,我們今天看到了學校的成長與進步,都是北醫團隊6年來共同努力的成果。
北醫在國際大學排名屢創佳績:如2023年THE世界大學排名,名列全世界第324名,國內第3名;2022年THE亞洲大學排名,名列亞洲第29名,國內第2名;2023年THE Impact Rankings影響力排名,北醫全球總排名為101~200名,國內第4名,單項國際排名中「SDG3健康與福祉」全球第6名。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名列全世界第384名,國內第7名;2023年QS學術領域排名,護理排名全世界38名,國內第1名,醫學排名全世界第165名。
同時,連續3年(2021~2023)蟬聯天下雜誌USR大學公民調查,私立一般大學組第1名。此外,今年5月公布的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第二期(2023~2027),北醫獲得的補助經費為2.76億元補助(5年合計約13.8億元),名列全國第10名、私立大學第1名。【右圖:北醫連續3年蟬聯「天下USR大學公民調查」全國私立一般大學組第1名,由林建煌校長代表(右)受獎】
在重大建設方面,2023年6月1日雙和校區啟用,2022年7月正式啟用蔡萬才癌症大樓,2022年8月開始營運啟用質子治療中心。雙和校區含括雙和醫院及教學研究大樓、生醫科技大樓,也是全國唯一結合醫學大學、醫學中心、生醫產業「三位一體」的雙和生醫園區,啟用後,未來除了結合雙和醫院的臨床資源外,更將透過交通運輸的整體規劃,串連新北中和灰磘產業園區、南港國家生技園區,以及竹北生醫園區、新竹科學園區等,形成一條國家的生技廊帶,可望帶動中永和地區的欣榮與繁華,引領臺灣生醫科技的蓬勃發展。【左圖:雙和校區的教學研究大樓(圖左)、生醫科技大樓(圖右)於2019年動工、2023年6月啟用】
北醫大為打造國內首屈一指的癌症治療研究基地,於2013年成立臺北癌症中心,並著手規劃興建結合臨床服務與研究量能的綜合型癌症大樓,歷經3年籌備,2018年動工,2021年報竣完工,2022年7月18日對外試營運。興建期間,鑽石生技投資有限公司慨捐新臺幣2億元,為感謝其慷慨奉獻,特以該公司創立股東、富邦金控蔡明興董事長與富邦集團蔡明忠董事長之父名諱,命名為「蔡萬才癌症大樓」。整棟大樓以病人需求為優先考量,提供舒適友善的看診空間,由內而外的一站式服務包括癌症診療、癌症心理諮商、靈性關懷。看診後,還有藥物與遺傳諮詢、門診化療甚至是先進的細胞治療服務,均能在同一棟大樓完成,大幅增加就醫便利性。【右圖:蔡萬才癌症大樓】
臺北癌症中心申請建置的質子治療中心,於2017年獲衛生福利部核准成為全國可建置質子機的7家醫療機構之一。北醫體系質子系統是全臺首座超導型質子治療機,體積較小的優勢及全球少見的全地下化建築,也是首座座落於都會區的質子治療中心,可減少癌症病人舟車勞頓,大幅提升就醫便利性,目前已完成186位個案治療。先進的質子治療也全面提升北醫體系的癌症醫療水準,邁向國際一流的全方位癌症治療中心。【右圖:第4代超導型質子治療機】
在校園景觀方面,自2018年起陸續完成杏春樓整建、百米大道廣場、教學大樓整建、足壘球場及田徑場更新、口腔大樓前廣場、吳興街260巷、220巷及校門口的整建。其中,杏春樓不僅將1樓打通成逾500坪的學生專屬的跨領域學習空間,並將3、4樓展演廳全面裝修,增設無障礙電梯等。教學大樓是全臺灣最早完成的清水模建築之一,其整建工程,一面透過「修復」恢復其舊貌,保存珍貴獨特的清水模建築質感;一面透過「提升」教室的設施設備,讓教學大樓邁向新的未來,才得以藉由新舊交融的方式,賦予教學大樓全新的意義。【左圖:整建後的杏春樓展演廳】【右圖:教學大樓完成後,於2022年12月舉辦北醫清水模建築展】
而百米大道廣場則是恢復1962年落成的「百米道」(校區中軸線),廣場上設置了串接各大樓的連續迴廊,玻璃為頂宛若羽翼,名為「北醫之翼」。百米廣場旁環繞校內教學大樓(1964)、杏春樓(1983)、教研大樓(1993)、附設醫院第二醫療大樓(1994)及第三醫療大樓(2007)、醫學綜合大樓(2005)、君蔚樓(2018)等7棟重要建築,特定名為「百米大道廣場」,以彰顯本校百米衝刺、展翅高飛的璀璨新樣貌,朝向領航之創新型大學邁進。【左圖:矗立在百米大道廣場的「北醫之翼」】
最後,祝福北醫大體系,未來在新校長的帶領下,持續進步創新,發揮對社會的影響力,邁向國際一流大學,再創佳績。【下圖:百米大道廣場串聯著校內7棟不同時期的重要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