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院汪勁安副教授學術分享:透過眼球運動系統了解大腦認知情緒歷程

汪勁安老師於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在加拿大女皇大學(Queen’s University)博士後研究。獲得科技部年輕學者養成計畫(哥倫布),國科會2030跨世代年輕學者方案(國際年輕傑出學者)補助。也拿過美國Fulbright獎學金,德國Humboldt博士後獎學金和加拿大國家科學博士後獎學金。

汪老師研究主要著重在眼球運動系統,並結合生理反應和腦波儀,企圖了解大腦認知情緒歷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200~300毫秒會移動一次眼球(Saccadic Eye Movements),且同時瞳孔大小(Pupillometry)也會不斷的改變。眼球運動與瞳孔控制到底受到甚麼因素控制?要如何互相調控來優化我們的視覺處理歷程。

我們每天每200~300毫秒會移動一次眼睛,使我們把重要的視覺物體投射到視網膜的中央窩,來清楚辨識與處理這些視覺訊息幫助我們應付當下進行中的活動,而同時我們的瞳孔大小也會不斷的改變,主要受到環境亮度調節來優化視覺訊號處理歷程,包括調整解析度和敏感度。【左圖:醫學院麻醉學科汪勁安副教授】

汪老師研究主要的目的,在探討眼球運動與瞳孔大小的機制,特別著重了解眼球運動與瞳孔大小改變如何受到認知或情緒歷程影響,且其中的大腦神經機制是什麼?此外,因為眼球運動與瞳孔控制可以精準且容易被測量,研究希望藉由眼球運動與瞳孔大小發展計算與機器學習模型,建立行為生物指標(Behavioral Biomarker)以進一步協助早期臨床病人診斷或客觀評估治療效果。(文/研究發展處整理)

分類: 前期:落實價值健康照護。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