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校園環境的面向多元而細膩,乍看無關緊要,也容易被忽略,但是魔鬼總在細節處作怪,因為不易引人注意而操度不適,累積時日,積重難返。
在《今日北醫》「友善校園環境」主題中,我曾寫過校園空間英文指南的友善措施、鼓勵本地生與國際生日常生活共融共榮的交流、談過書面文字用字遣辭的祈使句用法(而非命令式)等介面。這篇文章要談空間的實體意義和抽象的觀念與實踐;且以麥斯校長呼籲的「One campus」為核心,延伸來探討逆向的書寫「Campus one」…的含意。【右圖:張淑英副校長】
北醫大自從2023年6月完成雙和校區的落成使用後,有5個學院的師生遷移到雙和校區,本(2024)年7月1日陳榮洲國際會議廳正式啟用開幕、緊接者8月5日的新書發表《荒丘崛起的醫學中心》,整個未來的雙和校區、醫院與生技園區三位一體的藍圖呈現,我們的雙校區也更加完整鞏固,任何校內或國際的活動,舉辦時則要更加清楚標示是信義校區或雙和校區。
隨著北醫大雙校區的建立,校園的活動範疇規模越見擴大,師生分布的空間也隨之擴散;然而,實際的幅員分布越廣,凝聚校內師生的拉力與向心則需要更用力。麥斯校長以運動的組織和精神來凝聚大家,提出「One team」的概念向一校七機構的師生、醫護人員呼籲,要落實「One campus」的觀念。【左圖:北醫大雙和校區】
「One campus」是一個抽象、也是具體的概念,但因為我們實際上已有兩個校區,因此「One campus」只剩下抽象的概念。若實際再加入附屬醫院和長照機構,那北醫大的幅員更可以細分成「Campus one, Campus two, Campus three…」。「One campus」的意涵是全校師生必須同心齊力,以「生命共同體」的理念落實實際空間雖然分開,但是心志和力量是一體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如果大家能一起「共用分享」一個空間,就像共享一個校園(兩個校園)的均衡與共喜的同理與心情,即使實體空間兩相隔,或各處四面八方,卻有一體的融合、快樂與認同。
不過,校園內,大家口中雖說「One campus」,具體執行時,難免還是有「Campus one, Campus two…」的區隔。畫地為限的「Campus one, Campus two…」的執念就很難落實「One campus」的意志和精神了。這好比「First Lady」和「Lady First」是迥然不同的概念,每個人擺前、擺後的次序與在意的重要性不同,決定了決策和成功的機率。
臺灣較之世界,蕞爾之島,四面八方的距離,即使天涯海角也是近在咫尺。質言之:其實我們沒有說「遠」的權利。一日生活圈的便利,大大縮短實際的距離,卻讓我們的心理距離感越見拉長,讓我們很容易對有點距離的任何地點都覺得遙遠。「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朋友真的千里遠道而來,彼此快樂喜悅,滿足欣喜; 而校園相對近距離的「Campus one」(例如信義校區)到「Campus two」(雙和校區),如果因此反而難得連成同一陣線,枉費了學校擴充校園的真諦。
歷史上,諸侯割據的實際面,大抵便是領土有分界的情形,各自稱王為一方之霸; 校園是一個「服教研」(胡椒鹽)——為生活平添趣味和實際學術養成的園地,北醫大的「One campus」不僅是雙校區之間,還在學校與醫院之間,在行政與學術之間,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在本地與國際之間的銜接與密合。
《We Are One(Ole Ola)》,這是 2014年國際足總和SONY音樂簽訂的協議,宣布這首歌曲是2014世界盃足球賽的官方主題曲; 回到運動場上,我們即刻能體會「One campus」的真義和致勝的關鍵。因此,我們呼籲要踐行「One campus」當兒,若看到行政上還有「Campus one」(我最重要),「Campus two」(我最大), 「Campus three」(我最久),「Campus four」(我最厲害)…」;或是 「我們不是它督導」(Campus one),「我們沒共識」(Campus two),「這不是我們的領域」(Campus three),「Credit 算誰的?」(Campus four)……等措施與「知行不一」的糾葛時,一切都將化為烏有。反之,那怕我們是一校七機構,凡事皆是「One campus」的作為與堅持時,就會發揮「The power (one campus) of the little ones(campus one, campus two, campus three…)」 —北醫大將會以加速度的步伐完成驚人的奪標。【下圖:北醫大信義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