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迅速發展,人工智慧(AI)已逐漸滲透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從醫療保健、食品營養到教育模式,無一不受到影響。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營養學院積極調整教育策略,設計多元創新的課程,以培育具備人文關懷、批判思維與適應變革能力的新世代人才。
█以創新課程培養專業能力為了讓學生掌握最新知識並應對未來挑戰,營養學院將人工智慧與營養科學相結合,開設「營養醫學暨人工智慧」等課程,幫助學生學習如何運用數據分析技術,以提升營養評估與膳食規劃的精準度。此外,學院亦建立「營養學院營養智能平臺」,作為學生進行精準健康學習、創作及實際應用的工具,進一步強化其專業技能與實踐能力。
我們同時強調跨領域學習,透過「永續飲食與健康」等多元微學程,培養學生將永續概念融入食品設計與營養指導的能力,讓他們在推動健康飲食的同時,也能兼顧環境永續與社會責任。在食品安全領域,學院開設「食品添加物與AI資訊科技應用」及「當科技遇上飲食健康」等課程,幫助學生掌握食品安全監管與品質控制的核心知識,以確保食品供應鏈的安全與穩定。【右圖:營養學院謝榮鴻院長】
除了課程設計外,學院也積極鼓勵學生參與「食安守護隊」,透過與學校附近餐廳商家的互動交流,協助店家提升食品安全與衛生管理標準。這不僅讓學生能夠將理論應用於實務,更透過實地觀察與指導,加強其專業技能與社會責任感。【上圖:食安守護隊及成員至學校周邊商家,進行食品衛生安全檢查及實地輔導】
█培養超越AI的核心能力
然而,在AI強勢發展的時代,人類應該發展出有別於AI的核心能力。營養學院致力於培養學生具備以下關鍵素養:
1.人性的溫暖與人文關懷:我們鼓勵學生參與社區營養計畫、USR計畫,透過實地服務與關懷,學習如何以同理心與人文精神解決健康與營養問題。
2.擁抱改變與接受挑戰:學院推動問題導向學習(PBL)與創新專案,讓學生在實踐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並習慣在變動環境中找到最適合的應對策略。
3.明辨是非與批判思維:面對海量資訊與科技發展,學生需要具備判讀資訊、批判思考的能力。我們在課程中融入倫理思辨與科學素養的訓練,讓學生在專業領域中能做出理性且有道德基礎的決策。
█未來的能力與成就
營養學院相信,AI應該是我們的輔助工具,而不是取代我們的角色。我們鼓勵學生學習如何與AI協作,利用AI強大的計算能力提升專業表現,同時發揮人類獨有的創造力與同理心,讓科技真正為社會帶來正向影響。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營養學院將持續優化課程,確保學生具備迎接挑戰的能力。期許每位學生未來都能在人類健康、食品安全與營養領域中發揮價值,成為能夠運用科技、關懷社會並引領變革的新世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