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教務處曾頌惠教務長:與永續一起思辨的醫學教育

成功的永續發展取決於環境、社會與經濟層面的整合,並且需要良好的治理與持續改善的承諾為基礎。永續發展的關鍵有4大要素:環境責任、社會公平、經濟可行性、治理與領導力。

高等教育在環境責任需要考慮減少浪費、降低能源消耗、以做好資源保育,需要優先選擇具符合倫理及對環境負責的原料與成分來源等永續採購;在教學與研究的設計中融入永續實踐,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校園實施相關策略以減少廢棄物產生,並最大化回收處理的可能性;確保教育與工作環境及文化經濟弱勢受教權以做到社會公平。

建立與地方社區的良好關係並回應其需求以達到社區參與、多元與共融;制定兼顧當前需求與長期永續目標的策略已達經濟可行性;以創新與效率與財務穩健確保組織具備財務韌性,以支撐其永續發展計畫;設定具體、可衡量、可達成、相關性高且具時限性的(SMART)永續目標治理與領導;參與規劃與執行過程中納入各方利害關係人的意見以持續改進及創造價值。【右圖:教務處曾頌惠教務長,同時也是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

透過整合上述要素,組織即能建立穩固的長期永續發展基礎,為環境、社會與經濟創造正向影響。當今社會面臨氣候變遷與少子又高齡化的危機,臺北醫學大學的發展也要用永續與創新的思維,完成醫學教育的代代使命,引領健康臺灣,與全球永續發展。

以下是結合了智慧醫療、教育創新與國際視野所勾勒出北醫大教育即將展開的教育藍圖。打造健康臺灣,醫學專業肩負著重大的責任,未來更需仰賴具備智慧與同理心的人才:
醫牙教育方面,結合智慧教育與「心手合一」的理念,培育不僅具備臨床技能,也能以病人為中心思考的全方位醫療人才。藥學與營養教育則著重於「藥食同源」的創新應用,透過跨域整合,發展創新藥品與功能性食品,並積極邁向國際舞臺,展現臺灣在醫藥健康產業的實力。護理教育方面,面對高齡化與疾病多樣化的挑戰,則以智慧護理為核心,結合科技與人性化照護,成為守護全民健康的關鍵力量。

AI科技的興起也帶動了健康促進與智慧管理的轉型,不僅提升公共衛生效率,也讓臺灣的健康治理能與全球接軌。在這之中,醫學科技學院以「媽祖精神」結合「維京冒險精神」作為新生醫人才發展的象徵,融合人文與科技,打造勇於創新的新世代醫療平臺。新通識教育層面將強調通識與專業並重,不僅傳授知識,更致力於培養學生的心靈素養與社會責任感。

此外,跨領域學院的發展,也將整合永續理念與AI科技,成為推動未來醫學發展的重要雙引擎。為發揮從在地到國際的影響力,服務學習的實踐不僅融入服學與專業產業,更透過實作與反思,擴大社會影響力,讓學生學會在行動中學習,在服務中成長。最終,隨著研究實力與教育品質的同步精進,臺北醫學大學將在國際舞臺上脫穎而出,爭鋒全球,展現嶄新的國際影響力。

分類: 銜接世界永續發展。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