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臺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主辦,社團法人台北市牙科植體學學會、臺北齒科研究會、國際血液生物醫學材料學會共同協辦之「口腔再生醫療論壇:血液臨床應用」,於2025年6月7日在本校醫學綜合大樓後棟16樓胡水旺國際會議廳隆重舉行。本次論壇邀請來自日本的再生醫療與植牙領域專家,與本校師資共同就PRP(Platelet-Rich Plasma)於牙科臨床的最新應用進行深入探討,吸引眾多校內外牙醫界專業人士與研究人員熱烈參與。
活動由口腔醫學院黃豪銘副院長致辭揭開序幕,並由蘇正堯教授與陳立昇副院長共同主持。黃豪銘副院長指出,再生醫療技術已成為牙科臨床發展的重要趨勢,其中PRP技術更被視為促進組織修復與再生的關鍵工具。透過此次國際學術論壇,不僅可強化專業知識的交流,也有助深化臺日醫學研究合作。【左圖:口腔再生醫療論壇由本校口腔醫學院陳立昇副院長(左)與蘇正堯教授(右)共同主持】
論壇首場講題「植牙後之咬合處理」由增木英郎醫師與西山晃司醫師共同主講,兩位講者從臨床角度出發,剖析咬合在植牙成功中的核心角色。他們以實際病例為基礎,探討如何透過個別化的咬合調整策略,有效提升治療的穩定性與長期成效,為在場聽眾帶來寶貴的實務見解。【左圖:陳立昇副院長(左)頒發感謝狀予西山晃司醫師(右)】【右圖:演講中的增木英郎醫師】
接續由奧寺元醫師發表「日本PRP之現狀及臨床應用」,分享其於牙周治療、美容牙科與補骨手術等領域應用PRP的經驗與成果。他指出,日本已建立一套漸趨成熟的臨床流程,同時導入自動化PRP製備技術,提升治療效率與安全性,並呈現多項實例,深獲與會者肯定。【上圖:奧寺元醫師發表「日本PRP之現狀及臨床應用」(左圖),北醫學子用心聆聽(右圖)】
壓軸講者王進瑋副教授以「一次世代PRP的應用:植體周圍炎的再生治療與大範圍補骨」為題,分享北醫在相關領域的臨床實踐與研究成果。他特別強調,藉由標準化技術處理PRP,可顯著提升治療預測性與臨床可行性,並結合本院多例臨床案例,展現PRP於困難牙周治療與骨重建中的潛力。【右圖:王進瑋副教授分享PRP於困難牙周治療與骨重建中的潛力】
本次論壇成果豐碩,不僅促進臺日再生醫療領域的專業對話,更為北醫師生開啟全球視野,提供接軌國際的實務平臺,展現口腔醫學院積極推動精準再生醫療與國際鏈結的堅定決心。未來,北醫將持續擴展跨國交流合作,為提升臺灣牙醫教育與臨床技術品質貢獻更多力量。(文/口腔醫學院)【下圖:與會嘉賓與校內長官及師長合影,左起增木英郎醫師、陳立昇副院長、奧寺元醫師、蘇正堯教授、西山晃司醫師、王進瑋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