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大114學年度主管行動營,聚焦「One Campus ─ Uniquely TMU」

臺北醫學大學於114年9月9~10日,在信義校區杏春樓展演廳舉辦「114學年度主管行動營」。今年以「One Campus ─ Uniquely TMU」為主軸,陳瑞杰董事長、張文昌董事、林幸榮董事、王惠鈞董事、李飛鵬董事、林建煌董事,以及何弘能總顧問、薛瑞元校務顧問與黃三桂醫務顧問均蒞臨指導。


學校與附屬醫院總計約300位主管及貴賓齊聚一堂,聚焦醫療、研發與教育3大核心面向,從策略走向行動,推動藍圖落實。本次會議中,吳麥斯校長強調「TMU」不應僅作為名詞或象徵,而是應化為持續推動創新與前進的動詞,並以醫療、研發與教育3大面向依序展開。【上圖:陳瑞杰董事長致辭勉勵(右圖)及李祖德董事透過視訊演講(左圖)】【左圖:吳麥斯校長專題演講】

█醫療面向:智慧轉型,提升醫療價值
行動營首日重點為醫療,北醫大展現推動智慧醫院的決心。除引進科技與數位轉型,會中更強調「提升病人就醫體驗」才是醫療價值的核心。管發中心、數位創發中心及附屬醫院的主管分享從營運創新到精準高齡醫療的多元規劃,期望讓病人獲得更快、更準確的治療,同時也能感受到更人性化的服務。最重要的是,智慧醫療要發揮北醫大體系的特色優勢,打造具國際競爭力的醫療品牌。【右圖:北醫附醫施俊明院長(左1),以「智慧精準.尖端價值」進行報告後補充說明】

█研發面向:聚焦特色研究,打造創新生態系
而研究發展是北醫大的重要基石,今年行動營揭示6大研究領域,並從精準轉譯研究到臨床試驗推動,力求在國際舞臺上展現北醫大的研究量能。北醫大善用豐沛的臨床資源與研究能量,建立更緊密的「學校─醫院─企業」三方合作模式,推動臨床試驗、醫材開發與新創育成,帶動醫療產業升級,同時培育兼具實務與創新能力的新世代科研人才。未來將持續建立跨團隊合作生態系,發揮學研整合優勢,讓研究成果更快落地,並進一步提升北醫大的國際能見度。【上圖:李飛鵬董事(左圖中)及薛瑞元顧問(右圖右1)提出建言】

█教育面向:AI時代的人才培育
教育面向的部分,校內主管與學院院長針對智慧醫療融入課程、跨領域學習及國際化展開熱烈討論。AI與臨床技能並重的教學模式將是未來趨勢,虛擬醫院與數位平臺亦應廣泛應用於教學,強調學生批判思考與溝通能力的養成。此外,透過國際研究與教學合作,強化品牌口碑與國際影響力。北醫大以實務導向與永續教育策略推動國際化,塑造「Uniquely TMU」國際品牌形象。整合醫院資源、結合AI新藥開發與產學合作,期許在國際舞臺上建立長期影響力。

為期兩天的主管行動營,涵蓋醫療服務、研究創新與人才培育,貫穿「One Campus ─ Uniquely TMU」精神。活動最後,與會主管及貴賓一致認同,北醫大未來將以行動導向為核心,設定明確目標,將持續推動跨院資源整合與國際合作,進一步強化「Uniquely TMU」品牌價值。

陳瑞杰董事長於總結時更表示,北醫大必須以具體作為回應環境挑戰,持續在醫療服務、研究與醫學教育領域發揮領航作用。本次行動營不僅展現全校上下對發展願景的共識,更透過校院交流凝聚力量,為北醫大達成2030目標奠定堅實基礎。(文/秘書處)【右圖:行動營大合影,前排左起何弘能總顧問、林建煌董事、陳瑞杰董事長、吳麥斯校長、張文昌董事、王惠鈞董事】【下圖:北醫大114學年度主管行動營全體合影】

分類: 培育新世代人才。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