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大參與「2025年連結新南向菁英培育專班」,9月12日聯合舉辦開學典禮

外交部主辦的「2025年連結新南向菁英培育專班5校聯合開學典禮」於9月12日隆重舉行,由外交部葛葆萱常務次長主持,教育部及相關單位代表共同出席。合作院校除臺北醫學大學外,還有國立金門大學、國立中興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及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北醫大將持續發揮醫療健康專業優勢,積極投入新南向人才培育與跨國教育交流。

本次課程為期5個月,邀請來自泰國、越南、印尼、緬甸、菲律賓、巴基斯坦、印度及尼泊爾等8個國家的醫學背景人才齊聚臺灣,包含臨床醫師、醫院管理人員、營養師、藥師、牙醫師、中醫師及生物工程師相關專業人士。北醫自2022年參與專班以來,即肩負醫學、公共衛生及健康科學領域的學術課程規劃與實務訓練。結合校內研究中心、附屬醫院及專業師資,學生得以參與專題研究、實驗操作與臨床參訪,深入理解臺灣醫療體系與科研環境特色。這些安排不僅提升專業能力,也讓學生得以將所學應用於醫療服務等實際情境。【右圖:外交部葛葆萱常務次長(前排中)與北醫大師長及新南向菁英培育專班學子合影】

除了專業學習,北醫亦重視學生的語言與文化適應。學校規劃華語課程、文化體驗活動及生活輔導,協助新南向國家學生融入校園。一位來自南亞的學員分享:「在臺灣的學習,不僅是專業知識的增長,更重要的是看見一個完整醫療體系如何兼顧效率與人性化,這將成為我未來推動改革的重要參考。」【左圖:北醫大菁英班學子的中秋節體驗課程合影】【下圖:VR體驗(左圖)及解剖課程(右圖)】


此次典禮象徵專班進入新一年度的起點,也凸顯臺灣教育外交的重要成果。外交部強調,透過此計畫,期望新南向青年能將在臺灣學到的知識與經驗帶回母國,進一步推動區域合作與交流。而北醫在其中所承擔的醫衛教育任務,正是臺灣醫療與科研實力的最佳展現。

展望未來,北醫將持續優化課程內容,納入全球健康、疫情防控、數位醫療等新興議題,並積極拓展跨國研究與實習合作。透過與外交部及夥伴院校的協力,北醫將在教育外交與國際醫衛交流上發揮更大影響力,為臺灣與新南向國家培育更多專業人才,奠定長遠合作基礎。

此次聯合開學典禮不僅是一場儀式,透過精實的「醫衛專業人才培訓計畫」,北醫不僅再次展現了臺灣醫療教育的國際高度,更以實際行動落實「培育人才、回饋全球」的理念。這批跨越八國的學員,將把在臺灣獲得的經驗,轉化為改善全球健康的力量,共同為永續發展目標(SDGs)中的「健康與福祉」貢獻心力。【右圖:參訪本校醫學模擬中心】【下圖:來自8個新南向目標國家共103位學員及各國駐臺機構人員一同出席開學典禮並合影】

分類: 培育新世代人才。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