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與附屬醫院(臺北醫學大學、萬芳醫院、雙和醫院)於2025年9月11~13日共同參與第4屆亞太永續博覽會(2025 4th SDG Asia EXPO),以「綠色循環,永續未來」為主軸,聚焦綠色校園/醫院、永續人才培育及廢棄物資源循環3大面向,完整呈現北醫在社會關懷、醫療照護與環境永續的行動與成果。
█榮獲13項國際永續獎項,展現深耕成果北醫大體系於本屆博覽會榮獲「第4屆APSAA亞太永續行動獎」和「第5屆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共計13個獎項(3金、4銀、6銅),在良好健康與福祉(SDG3)、優質教育(SDG4)、產業創新與基礎設施(SDG9)、責任消費與生產(SDG12)、和平與正義制度(SDG16)、全球夥伴(SDG17)等永續目標實踐上深受肯定,展現北醫大醫療體系以具體行動實踐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精神。【右圖:北醫體系在本屆亞太永續博覽會榮獲13項獎項】
█舉辦低碳醫療國際論壇,促進跨界對話
9月12日舉辦的「低碳醫療國際論壇—範疇三挑戰:醫療廢棄物管理轉型」,聚焦醫療體系在淨零轉型中的挑戰與解方。論壇涵蓋4大核心主題:塑膠產業循環經濟價值鏈、循環經濟與綠色設計、綠領人員培育與臨床實踐、醫療供應鏈廢棄物減量實務。
論壇邀請台灣永續能源研究基金會簡又新董事長、環境部葉俊宏政務次長、衛生福利部醫事司郭威中專門委員等貴賓出席,並由新加坡國立大學永續醫學中心Nick Watts教授發表專題演講「醫療廢棄物改革:氣候與健康的當務之急」(Medical Waste Reform as a Climate and Health Imperative)。【左圖:貴賓合影,左起吳麥斯校長、陳瑞杰董事長、簡又新董事長、葉俊宏政務次長、郭威中專委】
與談陣容涵蓋產業與臨床第一線代表,包括:裕利醫藥周志鴻總裁、塑膠工業發展中心許祥瑞副總經理、馳綠國際許佳鳴執行長、萬芳醫院劉燦宏院長,以及北醫附醫施俊明院長;專家座談則由雙和醫院李明哲院長擔任座長,串聯產官學醫各界觀點,展現政策與實務並進的跨域合作。
█以醫療韌性為核心,持續推動永續轉型
陳瑞杰董事長致辭時強調「提升醫療韌性是最務實的永續」,北醫體系將持續整合「精準盤查、數位轉型與綠色設計」,打造可驗證、可擴散的低碳醫療模式。吳麥斯校長則指出,醫療體系多數的環境影響發生在院外的供應鏈,僅靠院內節能已不足,必須以教育與數據連結臨床與產業。
呼應此永續願景,論壇提出3大未來推動方向:建立跨院共同指標、導入綠色採購規格、擴大綠領人才培訓。北醫大將整合產官學醫夥伴的可比指標與實證案例,持續推動單一材質與可回收設計、供應鏈碳足跡資料揭露與綠領課程等重點工作,以醫療韌性為核心,連結「健康福祉」(SDG3)、「責任消費與生產」(SDG12)、「氣候行動」(SDG13),為病人、社會與地球創造共好。
█「TMU One Campus小學堂」分享多元永續議題博覽會期間同步舉辦「TMU One Campus小學堂」系列活動,邀請校內專家分享永續醫療實踐經驗,透過多元議題與觀點,展現北醫在永續醫療上的深耕成果。如:
.萬芳醫院眼科林怡嬋主任分享「白內障手術廢棄物管理」。
.北醫附醫家醫科陳宥達醫師分享「以親子共讀改善偏鄉兒童發展遲緩問題」。【右圖:現場民眾踴躍參與永續小學堂】
.北醫大口腔衛生學系張偉民助理教授介紹「以全人守護精神推動口腔衛生」。
.雙和醫院永續發展室李慈恩組長分享「綠色創新與永續轉型實務」。
█創新實踐永續願景,持續深耕綠色醫療
北醫大以「One Campus」願景推動永續醫療實踐,在佈展設計上展現創新思維,相較傳統佈展成功減78%碳排放,展現北醫大從細節做起的永續決心。此次參展從低碳佈展的創新實踐到榮獲13項國際永續獎項,充分展現在綠色醫療領域的深耕成果,更透過舉辦低碳醫療國際論壇,凝聚產官學醫各界共識,為臺灣醫療體系的永續轉型開創新局。
未來,北醫大將持續秉持「One Campus」精神,深化永續教育、強化供應鏈管理、擴大綠領人才培育,以實際行動回應全球氣候挑戰,實踐大學社會責任,為建構健康、永續、共榮的社會環境持續努力,樹立醫療體系永續發展的典範。(文/永續發展處)【下圖:校院長官參觀北醫大展區並與同仁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