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附醫兒童友善醫療,從疫苗到抽血、守護孩子安心就醫!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積極推動「兒童友善醫療」,兒科部率先將日本的門診微量抽血導入兒童友善醫療流程,當6歲以下兒童出現發燒症狀,醫師懷疑有感染、發炎的可能,可於門診進行微量採血,5分鐘即可取得檢驗結果、精準用藥,不僅大幅提升就診的舒適度與安全感,也為親子打造更貼心、安心的就醫環境。

北醫附醫施俊明院長表示,兒童一直是北醫附醫重視的照顧對象,為此,醫院從空間設計到心理支持全面升級,不僅啟用全臺首間迪士尼主題病房,並設置結合遊樂設施的親子候診區、兒童專屬化療空間,打造溫馨就診空間;同時導入音樂與藝術治療,陪伴病童安心治療、舒緩情緒。全方位的友善措施不僅提供專業醫療,更守護兒童在就醫過程中的身心健康,實踐「以病人為中心」的核心精神。【左圖:北醫附醫侯甚光副院長表示,北醫附醫導入門診微量抽血,並引進鼻噴式流感疫苗,為親子打造貼心、安心的就醫環境】

為進一步落實理念,北醫附醫將「減輕兒童就醫壓力」列為臨床重點,其中,抽血與打針是兒童就診過程常見的壓力來源之一,往往需要家長與醫療團隊的安撫與引導。為此,曾於日本執業的兒科部張璽主任將日本的門診微量抽血導入北醫附醫的兒童友善醫療流程。同時,醫院亦引進「鼻噴式流感疫苗」,2~17歲的兒童及青少年可透過無針方式完成流感疫苗接種,讓疫苗接種更加友善。【右圖:北醫附醫兒科部張璽主任為小朋友接種鼻噴式流感疫苗】

張璽主任解釋,若發燒兒童有感染發炎的可能,臨床上需要進一步抽血檢查,所需檢體量並不大,醫師會先向家長與兒童簡要說明友善抽血的流程與目的,之後於指尖或手背採取約0.1毫升(ml)的血液,透過專用儀器檢驗白血球種類比例、數量及發炎指數,5分鐘就可得知結果,協助醫師診斷與開藥判斷。

相較於以往需至檢驗櫃台抽血的流程,北醫附醫兒童友善抽血可全程於診間完成,檢驗結果完成的時間由90分鐘縮短至5分鐘,而採血量也由檢驗櫃臺抽血時的3~5 ml減少為0.1 ml,有效提升兒童就醫時的舒適度與安全感。【左圖:兒童友善抽血僅須採取約0.1 ml的血液,5分鐘就可得知結果】

張璽主任表示,由於日本實施醫療分級制度,民眾需持轉診單至大醫院就診,基層診所為了判斷病人是否已達到轉診標準,因此以門診微量抽血提供醫師基礎的血液資料,同時也能協助醫師判斷用藥以及治療方式。

面對流感季節,張璽主任提醒,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統計,2025年流感疫情10月逐步升溫,及早接種疫苗是守護孩子健康的重要關鍵,政府提供6個月至學齡前幼童接種公費疫苗,以降低重症與併發症的風險。另外,醫院也引進鼻噴式流感疫苗,經醫師評估後,適用對象可透過鼻腔噴霧接種,提升兒童與青少年接種疫苗的意願。(文/北醫附醫)【下圖:北醫附醫於10月14日舉辦記者會,宣布將日本的門診微量抽血導入兒童友善醫療流程,同時亦引進「鼻噴式流感疫苗」】

分類: 鏈結未來健康產業。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