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臺灣首次面臨新冠病毒威力,報導指出,少部分剛確診新冠肺炎的病人在沒有明顯呼吸窘迫的症狀下,住院後發現明顯的血液氧氣濃度不足,正常人的動脈血氧濃度大約在75~100毫米汞柱,若數值低於60毫米汞柱,代表缺氧且感覺呼吸困難與不適,此症況容易在一天內急速進展到呼吸衰竭,甚至病情急轉直下而死亡的案例,這個現象就是所謂的「隱形缺氧」。
新冠肺炎症狀可以由無症狀,輕度發燒咳嗽或感冒症狀,到中度或重度呼吸困難的肺炎,甚至有些病人演變到呼吸衰竭與嚴重的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甚至死亡。至今全球約有近2億人口感染,其中大約有15~30%的感染者屬於中度至嚴重感染,需要住院。雖然全球新冠肺炎染疫死亡率大約2~3%,其中同時患有呼吸衰竭重症更佔其40%。【左圖:雙和醫院胸腔內科馮博皓主任】
新冠肺炎染疫者同時具有隱形缺氧症狀者有多高的發生率?在重度新冠肺炎的病患(臺灣疾管局定義為需使用氧氣才能維持血氧濃度94%以上的病人)只有19%的新冠肺炎病人會有喘的感覺,即使在胸部影像學檢查有明顯新冠肺炎的病人,也只有約50%的病人有呼吸困難或喘的感覺,這種情形在老年人身上較明顯。
造成這種隱形缺氧的原因,就研究顯示部分原因是新冠病毒會藉由ACE2進入神經系統細胞,包括中樞神經與嗅覺神經,導致嗅覺與味覺異常;而新冠病毒可能也同時影響偵測血氧濃度的頸動脈體(Carotid Body),導致病患對於缺氧無法產生相對應的呼吸困難與喘的感覺。以上這些原因可能導致部分新冠肺炎病患在感染之後,產生「隱形缺氧」而導致延遲就醫,甚至有部分病人因此造成遺憾。【右圖:新冠病毒可能導致病患對於缺氧無法產生相對應的呼吸困難與喘的感覺】
如果您發生呼吸困難或喘、嗅覺與味覺異常、異常的疲勞、頭昏腦脹、皮膚蒼白等症狀或者是老年人,就可能是隱形缺氧的潛在風險群。雙和醫院為了避免隱形缺氧,每床皆配備零接觸的血氧與心跳監控、雷達超音波達到增進病人安全並可遠端監控數據,避免住院病人突然發生低血氧狀況,醫護人員可隨時掌握每位病患的安全數值,提供更好的守護。(文/馮博皓,雙和醫院胸腔內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