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搔癢難耐,讓孩子狂抓又見血,萬芳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林鼎智醫師有解方

小智1歲時全身反覆紅疹、皮膚乾癢,好幾次難耐強烈的搔癢感,甚至把皮膚抓破出血,嚇得媽媽趕緊帶他就醫治療,診斷後才知道小智是異位性皮膚炎。在看完醫生,領了藥膏之後,擦了幾天雖有好轉,但停藥後又馬上復發,讓媽媽很是困擾。

萬芳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林鼎智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除了藥物治療之外,還有許多日常生活的因素,會影響治療的成效。做到以下幾點,能大幅提升療效。

禁忌食物少食用,降低過敏可能性:輕度病人需避免加工食品(如罐頭、零食等),原型食物則視過去病史決定,若曾經吃過後數小時內發生明確過敏,才需限制食用。中重度患者若經藥物治療仍有困擾的症狀(尤其是搔癢感),除了加工食品外,需考慮避開組織胺含量高的食物如:醃漬類食物(泡菜、醬瓜等)、煙燻類(火腿、香腸等)、發酵類(酒、醋、乳酪等)、帶殼海鮮、堅果類、微波食品、小麥製品。【右圖:萬芳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林鼎智醫師】

積極保濕不乾燥,皮膚鎖水量是關鍵:異位性皮膚炎病人因皮膚保濕因子缺失,導致屏障受損,因此外來刺激物、過敏原、細菌、病毒、黴菌等容易入侵,造成皮膚發炎的機率大幅提高。研究顯示,每天擦保濕劑(乳液、乳霜或油膏)兩次以上,能顯著提升皮膚鎖水量,加強皮膚屏障。尤其在洗澡之後5分鐘之內擦上乳液,更能幫助皮膚維持最高含水量,有效預防異位性皮膚炎發作。不過即便皮膚情況已經好轉,仍需勤擦保濕,預防復發。

搔癢感襲來先等等,這些方式有效止癢:前述異位性皮膚炎皮膚屏障功能有缺陷,導致更嚴重的發炎,讓「癢」的感覺更強烈,加深病人想「抓」的慾望,一抓之下,又導致皮膚完整性被破壞得更嚴重,形成惡性循環。所以積極止癢對於病人尤其重要,應遵照醫囑擦藥,醫師也會視情況給予口服止癢藥物。若搔癢感發生,可用乾淨濕毛巾冷敷止癢,取代搔抓。較小的小孩可使用防抓癢衣物、定時修剪指甲。【左圖:抓癢會造成惡性循環,導致皮膚完整性被破壞】

留意溫溼度,讓皮膚處在好狀態:過度乾冷與濕熱都不好,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所處的室內溫度應維持在攝氏22~24度之間;濕度則維持在50~60%。

使用物品應單純,避免刺激物:衣服建議穿棉質,避免毛衣或合成衣物;塑化劑、清潔劑、香料、化學物品,都要避免接觸。避免使用羊脂膏、綿羊油。游泳池的氯水也會刺激,每次游泳完必須馬上用清水淋浴,沖去身上的氯水。汗水是最常見的刺激物,夏天外出時,建議攜帶濕毛巾隨時按乾汗水,禁用濕紙巾。

依醫囑擦藥,切勿自行停藥:常見治療失敗的原因,是病人或家長因擔心藥物的副作用而中斷治療,尤其是兒科病人。事實上因新一代類固醇藥膏問世,藥物只有極微量會透過皮膚進入血液循環,不容易造成副作用,且受過專業訓練的醫師對於病人會精準選藥並調整劑量,用最少的暴露量來達到最大的療效。所以遵照醫囑,不自行改藥、停藥,一起恢復皮膚健康、擺脫搔抓人生。(文/萬芳醫院)

分類: 前期, 前期:附屬醫院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