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秋分,南部晴空如洗,依舊熾熱。從公園路18角樓的原臺南測候所一旁繞進,穿過鶯料理重新整修後的鷲嶺食肆和緊臨的天公廟,再越過忠義路走進對面的統領巷內,不遠轉彎處一堵百年歷史老牆映入眼簾,牆內一片綠意盎然,頓時讓人暑意全消。正躊躇著該不該敲門時,一身碎花洋裝的有竹居女主人已緩步而出,迎客入內。【右圖:成大醫學院附設醫院護理部主任、成大醫學院健康照護所及護理部教授張瑩如】
臺南媳婦張瑩如,是南投竹山人,三十多年前回南部工作時,和同是北醫人的盧豐華醫師定居於夫家老厝廣陞樓。廣陞樓臨近寶美樓,都是日治大正、昭和年間興建的建築,也被選為市定古蹟。六年前因緣際會購下位於統領巷內的宅第,遍植花木,四季各具風情,微風吹拂,枝搖葉動,和一旁那口近三百年歷史的老井相映成趣。
張瑩如於1979年進入臺北醫學院(臺北醫學大學前身)護理系,是第三屆學生,她記得當時的校長是謝孟雄,系主任是顏貴紗老師。畢業後,她先到台北長庚醫院小兒科病房及新生兒加護病房服務,後來轉到林口長庚醫院,分別擔任小兒心臟加護病房、燒傷病房護理師及護理部在職教育組組員。
1986年原有機會擔任小兒科護理長,但當時剛好考上臺大醫學院護理研究所,取捨之下仍選擇可以充實自己的機會,並展開長達三年的通勤生涯。每天一大早,她就得從臺南廣陞樓老家出門,搭國光號客運、高雄市公車到高雄長庚,下班後先搭公車到高雄車站,再轉乘火車回臺南。這種天天趕客運追火車的日子,雖然辛苦,她卻不以為意。
在高雄長庚醫院任職期間,有機會接觸更多科別病人的照護,並且統籌規劃及推動全院護理人員在職教育。1992年,張瑩如轉往成功大學護理學系擔任講師,並兼任醫院督導長工作。1995年,夫妻倆同時申請到美國凱斯西儲大學深造,夫婿攻讀生物統計暨流行病學,她則進修博士學位,專攻高風險新生兒護理相關研究。3年後,回護理學系任教,並兼任成大醫院新生兒加護病房及嬰兒室護理督導長。
張瑩如說,北醫畢業選擇到台北長庚小兒科工作,與學生時期帶她兒科實習的龔珊華老師之啟發有關,也從中慢慢確認自己的興趣焦點為高風險新生兒的照護。這三十多年來,她的研究即主攻在發展及驗證減少早產兒壓力與減少耗氧的護理措施,且落實在護理同仁的在職教育與品質提升方案上。
像是護理團隊在當時的小兒科主任林其和全力支持下,結合研究結果,把新生兒加護病房打造成適合早產兒正常發展的環境,比如裝設聲音警示感測器,母親肌膚接觸的袋鼠護理等,這些措施不僅減少了高風險新生兒的不安,也減少能量及氧氣的消耗產生併發症的機率。
然而這些早產兒出院後,如果無法從主要照顧者獲得適切的呵護,可能因此反覆住院,影響正常的發展。因此,當這些孩子還在住院時,護理師就需要細心教導父母親,如何觀察孩子的行為,並從啼哭、聲音、睡眠狀況、臉部表情、身體動作等各種非語言跡象,了解孩子到底需要什麼,減少照護上的挫折感。由於早產兒護理團隊努力落實著提供上述種種支持早產兒發展的措施,更曾獲得第一屆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護理組金獎的肯定。
在她們不斷努力下,這些高風險新生兒大都順利長大成人,其中還有人學成後選擇到成大服務。她的姪女當年因早產生下體重才800公克的兒子,也是在她們團隊細心照護下順利出院,如今已是個健康的國中一年級生。
目前張瑩如除了是醫學院健康照護所及護理學系教授外,同時投注心力在成大醫院護理部工作,因表現深獲肯定,多年前被拔擢為護理部主任。這6年來,她隨時盤點護理人力,進行部門的SWOT分析,經常舉辦教學或品管活動、競賽,吸引年輕護理師主動參與,發掘她們的專長興趣,再有計劃的培養,因而留住不少優秀人才,急性一般病房護病比一直排在全國各醫學中心的前三名。【左圖:張瑩如合影的小男孩,是她姪女的孩子,出生時才800公克】
COVID-19狂襲兩年來,成大醫院也受到強烈衝擊,張瑩如先確認護理部在防疫中的定位,再把對的人放到對的地方,同時進行全面性個人實作教育訓練,改善工作流程、動線及減少工作時數,再結合外部資源,建立跨部門良好的溝通及相互支援機制,順利因應疫情變動對護理業務的影響,完成醫院交付的任務。
雖然工作繁重,日常護理臨床工作之餘,張瑩如相當重視人才培育與教育訓練,把護理部打造成一個兼具臨床實務及研究創新的優質團隊,在高危險新生兒照護、母嬰護理及實證健康照護等領域都有相當亮麗的表現,持續受到民眾的肯定與信賴。(文/節錄自《北醫人》NO.19封面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