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快篩陽性了,該怎麼辦?新冠肺炎(COVID-19)快篩陽性經醫師確認視同確診的政策自5月26日上路後,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因應不同族群需求,積極開設各類實體防疫門診與通訊診療門診,如通訊診療增設65歲以上長者專線;而快篩判讀需求增加,透過通訊診療進行快篩判讀的民眾,較開放前一週增加約8成。
北醫附醫邱仲峯院長表示,配合政府政策,本院開設多類COVID-19防疫門診,包括實體的戶外防疫門診、快篩陽性採檢診、抗病毒藥物或輕症藥物等確診用藥代領門診,而通訊診療門診也開設:快篩陽性判讀、慢箋用藥領取、中醫清冠一號、兒童綠色通道、孕婦快篩陽性、65歲以上快篩陽性等6大類門診,讓民眾在疫情期間更加安心。相關資訊可至北醫附設醫院網站、臉書粉絲頁,查詢最新開診情形。【右圖: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邱仲峯院長】
「快篩陽=確診」經過近一週的運作,醫師也將第一線看診經驗彙整為15道Q&A提供民眾參考。本院醫務部陳錫賢主任指出,不少民眾忘記攜帶快篩陽性的卡匣到醫院,希望以照片證明自身快篩陽性,不過,陽性卡匣必須經過醫師判讀後現場銷毀,才能完成判讀手續,因此無法利用照片證明,民眾務必攜帶陽性卡匣到醫院,並寫上檢測日期、姓名,避免影響判讀程序。
遠距醫療中心劉文琪主任表示,若要利用通訊診療門診的醫師判讀,需先將快篩陽性的卡匣寫上姓名與檢測日期,卡匣與健保卡一起拍照,預約完成後,並上傳卡匣與健保卡的照片,線上看診時配合出示陽性之卡匣,結束後於醫師面前破壞該卡匣。至於民眾煩惱家中沒有老虎鉗,只要準備油性麥克筆或剪刀進行破壞即可。【左圖:通訊診療門診】
另外,有些民眾擔心,自身健保卡是兒時照片或未使用照片,是否影響通訊診療時的身分判讀。劉主任表示,若健保卡照片無法判別身分,會請民眾複誦身分證字號、出生年月日進行身分確認,不影響身分判讀。至於通訊診療判讀何時可查詢結果?民眾線上與醫師達成共識後,可於看診24小時後至「健保快易通APP」查詢判定結果。(文/北醫附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