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陳臆文醫師指出,惱人下背痛可能薦髂關節惹的禍

45歲的施小姐在某次移動機車時突感下背一陣疼痛,起初不以為意,但休息數週後仍不見好轉,早上起床或從椅子站起時都會感到疼痛,就診後醫師經過動作測試及影像檢查,懷疑是薦髂關節的問題,透過超音波定位及病灶處精準注射,施小姐的疼痛明顯減緩。

薦髂關節位於脊椎與骨盆間,左右各一,又稱作薦腸關節,是連接腰臀的重要關節,附近有許多穩定下背及骨盆的重要韌帶。一旦發生韌帶損傷或關節失衡發炎,都可能造成急慢性疼痛。造成薦髂關節問題的常見成因包括:姿勢不良、外力撞擊、長短腳、長時間負重對關節產生壓力、發炎性脊椎關節病變或懷孕產生的骨盆韌帶變化等。疼痛可能因為變換姿勢(如彎腰站起)、久站久坐而加劇。【左圖:雙和復健醫學部陳臆文醫師】

根據研究,約有1/4的下背疼痛可能來自薦髂關節障礙,其症狀多變,常見的包括下背疼痛、腰間到屁股的酸痛,嚴重可能轉移至大腿後側面上方。因其表現與腰椎問題及坐骨神經痛相當相似,大幅增加診斷的困難性。有相關症狀的病患,需接受完整的病史詢問、動作測試、影像檢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病因。高度懷疑薦髂關節病變的病患,可接受診斷性注射,藉由超音波定位將局部麻醉劑及藥物施打在薦髂關節韌帶,若症狀消失即可幫助診斷,同時達到消炎止痛的效果。之後再透過增生療法,注射高濃度葡萄糖水或自體血小板(PRP)至附近韌帶病灶以增進組織修復、強化韌帶並增加關節穩定性。【右圖:彎腰站起引起疼痛,有可能是薦髂關節的問題】

先解決疼痛問題,後續的復健運動治療才能事半功倍。疼痛緩解後,運動治療就應更積極的介入,透過腰臀核心肌群的伸展/肌力訓練及姿勢改正,來強化脊柱與骨盆的穩定性,有效改善下背疼痛並預防復發。雙和醫院目前設有高解析度超音波協助定位注射治療,並為下背痛族群於復健部設有自費團體運動班,由專業物理治療師評估及教學。(文/陳臆文,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疼痛中心醫師)

分類: 前期, 前期:附屬醫院新聞。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