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景助理教授畢業於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醫學系畢業後推甄上臺大藥理學研究所碩士班,全職兩年進行基礎研究,碩士畢業論文以雙主題方式呈現,研究結果也受到臺大醫學院研究生優秀著作獎的肯定。
其研究內容著重在分析不同酪胺酸激酶(tyrosine kinase)之功能及訊息傳遞,並首先發現轉錄抑制因子B lymphocyte-induced maturation protein-1(BLIMP1)在皮膚角質細胞內,能夠被表皮生長因子受器(EGFR)調控之機制,並發現其負向抑制EGFR下游細胞功能之活性,此篇論文也成為日本研究皮膚科學會官方期刊《JDS》的當期封面故事,另外Spleen tyrosine kinase(Syk)是許多免疫細胞之模式識別受體的重要下游訊息傳遞分子,先前臨床試驗中發現Syk抑制劑有可能會引起貧血,張老師的研究顯示Syk在紅血球前驅細胞於紅血球生成過程中的增生、存活及分化具正向調控之效應。【右圖:醫學系皮膚學科張華景助理教授】
張老師碩士班畢業後,在國立臺大醫院完成不分科住院醫師訓練,接著回到母校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接受皮膚科住院醫師訓練,訓練4年期間,其著重在以系統性文獻回顧及統合分析的方式進行實證醫學研究,研究主題多元,特別著重在免疫相關之皮膚疾病,其中以白斑為主題之論文發表有5篇,面向從疾病機制、共病及治療方式都有涉獵,且針對皮膚疾病與內科疾患(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之關聯性也有更明確的實證發表,其中有4篇論文刊載於皮膚科領域排名第一的《美國皮膚科學院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並同時發表多篇案例報告,探討新興藥物如C肝全口服抗病毒藥物,及癌症免疫治療引發之藥物不良作用的臨床表現及病理變化。
張老師於2021年留任北醫附設醫院皮膚科擔任主治醫師,並於2022年取得醫學系皮膚學科專任助理教授一職,期間不斷指導醫學生及住院醫師進行國際論文發表,目前也重返臺大藥理所攻讀博士班,研究主軸著重在探討皮膚角質細胞在皮膚病生理之調控機制及訊息傳遞路徑剖析,用終身學習的心態,精進己身專業能力,並能運用教學相長的方式,不吝分享所學給後進,期能突破更多醫療困境,成為服務、研究及教學面面俱到的良師及良醫。(文/研究發展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