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衛生學院傷害防治學研究所陳睿笙校友,參與2023年土耳其震災救難經驗分享

本校公共衛生學院傷害防治學研究所(簡稱傷防所)109級畢業生陳睿笙校友,是臺北市搜救隊成員,不論是國內或國外的地震,總會在第一時間收到簡訊,提醒搜救隊預先做好準備。2023月2月6日清晨在土耳其、敘利亞邊境發生了規模7.8強震,臺灣搜救隊第一時間組成並趕赴土國,陳睿笙校友也是其中一員。

臺北市搜救隊編組有救援組、搜索組、管理組及醫療組,陳睿笙校友自2021年起開始以醫療組的身分進行訓練,以前是救援及搜索組,以往的任務就是要想辦法找到存活的患者,再想辦法救出他們;而醫療組的任務則是要對壓困的患者做緊急的醫療處置,包括患者救出後的處置及送醫,此外,還有一個照顧全隊夥伴身心靈健康的重責大任。而他在2020年就讀北醫傷防所時,就不斷地學習各種傷害防治的概念及方法,透過研究所的學習加上搜救隊定期的模擬演練,這次完完全全地運用在土耳其救災中。【右圖:公共衛生學院傷害防治學研究所陳睿笙校友,曾參與過臺南及花蓮大地震的救災】

陳睿笙校友表示,本次的救災活動,人員出發前的健康檢查及生理狀態評估為首要,由醫療組團隊裡臺北榮總的2名醫師及2名護理師,仔細觀察了每位夥伴的狀態,以預防可能發生的危險因子,也因為在匆忙中出國救災,有些夥伴的家人甚至都沒有做好心理準備,但搜救隊沒有一人畏懼或退縮,大家都想著救人,這是搜救隊天生的使命。

他也指出,土耳其的救災跟想像中的不一樣,不只是離臺灣很遠,連天氣都是讓人難以適應,剛到伊斯坦堡機場時,外面正飄著雪,溫度大概是負5度,雖然跟臺灣寒流的溫度差不多,但長時間在外救災,則成為救災人員最大的難題,因此許多人被凍傷、或者皮膚龜裂,晚上更是冷到幾乎無法睡覺,只能圍著火堆忍耐,等到白天溫度稍微暖和再稍事休息。

救災任務到了第5天,在救援的危險與困難、長時間吃泡麵及糧食包、沒有廁所只能隨地方便的壓力下,搜救隊隊員們的體能及身體狀態受到了極大的考驗,經過醫療組天天的生命徵象監測及生理狀態評估,發現大家的身體狀態持續下降,血壓不斷的飆高到危險的數值,配合隨隊醫師及護理師的協助,給予隊員們各種需要的藥物以減緩或治療大家的不適,也天天進行壓力指數評估,就怕有人倒下或發生不好的情況,所幸幾天的救災工作順利的完成了,大家也都平安健康。

本次搜救隊一共救出2名患者,其中第一名患者甚至是在截肢後才從壓困的狀態下救出,因為長期壓困及截肢後身體離子的變化及生命徵象的改變,讓他一救出就心肺功能停止(OHCA),經過施予插管、電擊及急救藥物,讓他在現場就恢復心跳並緊急送醫;第二名患者也在歷經10幾個小時的搜索及救援下成功救出,這對於搜救隊是十分提升士氣的事,也讓當地土耳其的人民受到了極大的鼓勵及安慰。

最後,因為土耳其政府決定以大型機具開挖,讓臺灣搜救隊的任務告一段落,將近一週救援時間,時間雖然不長,但經歷了大量罹難者的畫面、災民悲傷的臉孔及情緒、救災過程的危險及壓力,救災任務結束後的隊員都必須面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可能,如果沒有做好調適,或許會造成某些夥伴們的心理陰影,這也是醫療組持續要進行的任務。

在經過本次救災的行動後,睿笙校友表示,他要感謝在土耳其救災過程中幫助臺灣搜救隊的所有人,包括駐土耳其的大使及臺商,還有協助翻譯的志工及許多默默支持的人,讓我們備感溫馨。尤其是在土耳其伊斯坦堡機場受到了英雄式的歡呼及掌聲,我們受到了極大的鼓勵及支持,辛苦及努力也得到了回報。也感謝北醫大傷防所陳品玲所長的邀請我分享救災經驗,感謝傷防所兩年來的栽培,讓我在救護領域上結合了傷害防治概念的運用,並在救災過程中發揮所學、順利完成任務,希望天祐土耳其及臺灣,願一切都能持續平安。(文/公共衛生學院)【下圖:臺北市搜救隊與當地救護隊合影,土耳其曾在南投921大地震時幫助過臺灣,右1為陳睿笙校友】

分類: 前期, 前期:校友訊息。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