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國際化的氛圍
這幾年隨著臺北醫學大學的國際化,常常會看到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生,在校園裡面和我們一起學習。這是一個很好的現象,也是國際間的一流大學應該具備且營造的校園環境,讓大家感受到滿滿的國際氣氛交流。對於同學們的學習、未來眼光跟格局視野的擴展,以及從事國際交流,都是非常好的體驗。這些成果,除了要歸功於過去學校在教學、辦學方面的用心,以及配合政府政策積極南向政策,更要歸因於畢業校友的傑出表現,和對學校的認同與強烈連結。 這些傑出校友們在畢業以後,有的留在臺灣發展,更多人回到祖國貢獻一己所長。這些年來,隨著北醫大在世界各地校友會的推展,未來將更加蓬勃發展。
▓醫衛合作與產業鏈發展
2024年才剛開始,附屬醫院就有幾個好消息要跟大家分享。首先是爭取到政府的新南向計劃中,由衛生福利部所規劃的新南向「醫衛合作與產業鏈發展」中長期計畫。這個計畫的第一期(2018~2021年),以印度、印尼、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及緬甸等7個重點新南向國家為優先對象,啟動「一國一中心」策略,成效卓著。第二期(2022~2025年)中長程計畫以「穩固基礎、擴大成效」為原則,分區也由原先的7國、10個中心,擴增到今年的8國、13個中心。
計畫的主要目標是透過醫療機構來共同做在地的服務,並連接產學研發或者是教育體系,強化與友好國家的合作,以延伸國家的影響力。本校萬芳醫院獲得服務菲律賓的機會,而雙和醫院則獲得服務泰國以及部分寮國的機會。其實這幾年來的國際交流,北醫透過國外在地校友於醫療合作、學術交流上已累積多年的交流建樹。在以上國家中,除了北醫校友的積極活動外,還有很多臺商及政府官員在當地奮鬥。如今再加入本校兩家附屬醫院的專業團隊,預期未來對國家在這區域全面性的發展一定是積極正向的。
依據所獲得的計畫內容,除了將北醫大高品質的醫療帶到駐地,並協助當地的醫療發展外;同時也能把一些產學帶進來,本校國際事務處也會連結醫學教育。期待未來透過這樣的計劃,讓北醫大的影響力,跟著國家一起進展,也讓北醫的校友與同仁有更好的國際觀與視野。【下圖:本校萬芳醫院(左圖)、雙和醫院(右圖)皆獲得「醫衛合作與產業鏈發展」中長期計畫第二期】
▓「One campus」:落實醫院/學校合一的實踐
綜合上面所述,隨著萬芳醫院和雙和醫院「醫療合作與產業鏈發展計畫」在菲律賓、泰國和寮國的達陣,北醫大可以拉長眼界和觸角,同時落實「One campus」醫院/學校合一,更進一步合縱連橫。
1.北醫大已連續兩年(2023年進推處、2024年國際事務處)獲得外交部補助的「新南向菁英培育專班」,有來自7~8國新南向國家20名學生,依照2023年執行經驗,皆有菲律賓和泰國等國際生參與。他們在北醫校園研習半年,多為醫、牙、藥等生醫相關課程,課程除參訪附屬醫院、學習華語,並有同步申請本校碩士班獲得就讀許可的例子。因此,校內可以研擬將這些學生和兩院的新南向計畫若干執行要點統合,裨利更豐富的產出和成果。【左圖:張淑英副校長】
2.本校公共衛生學院、人文暨社會科學院等學術單位,與泰國馬希竇大學均有交流合作,其他學院也有與朱拉隆功大學實質的交流經驗,有助讓學校和附屬醫院與研究中心連結,一起媒合舉辦校級聯合學術研討會,擴大影響介面。
3.教育部「留才攬才產學合作專班」,本校藥學院、醫學工程學院、營養學院執行此新型計畫,未來招生成功,兩家醫院可以評估生源國家,在衛福部要求的項目下,試著運用現有資源,便利達成目標。
4.教育部每年固定舉辦新南向聯合招生教育展,國際處均派員參與。而菲律賓與泰國(尤其泰國)教育展盛大,我駐外館也會參與,萬芳醫院、雙和醫院可以同步參與國際處的國際連結,在教育展上推廣醫療服務訊息,深耕與兩國的知名大學合作,由醫院到學校,由學校到醫院,營造雙贏(win-win)的契機。
5.楓杏學生社團固定每年到特定地點服務:例如澎湖、馬祖、史瓦帝尼王國,等國內與非洲邦交國服務。未來兩院若需開闢社會服務或異地連結,可以藉助楓杏社團,協助醫院的人力。
6.校友連結:菲律賓和泰國的校友連結雖尚未建立,隨著兩院此次的「醫療合作與產業鏈發展計畫」,可以讓公共事務處和事業處加速校友會和當地產業的媒合,邀請當地產業或校友來臺灣參與年底大型的「醫療生技展」,促進醫療商機,讓北醫大各處環環相扣,彼此支援。【下圖:張淑英副校長(前排右2)參加2023年連結新南向菁英培育專班聯合結業典禮並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