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學年度大學考試入學分發管道8月7日放榜,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錄取分數首度排名全國第三,僅次於臺灣大學與陽明大學。回顧過去兩年,在董事會的支持及全體教職員的共同努力下,北醫大在國內外大學排名、國際交流、教學研究、校務發展、人工智慧醫療及重大建設上都交出亮麗的成績單,在在顯示國內外對北醫近年整體發展的高度肯定,也是全體教職員生共同創造的成就與榮譽。
如北醫在最新公告的2020 QS世界大學排名居第379名、THE 2019亞洲大學排名名列第64名;《遠見雜誌》2019「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北醫二度蟬聯醫科類及私立大學排行第1;又於2018年獲得「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每年2億6,740萬元的經費補助,5年共13.4億元,在全國一般大學排名第9,私立大學中排名第1;同時癌症轉譯研究中心也獲得Global Taiwan特色領域研究中心計畫。【右圖:《遠見雜誌》王力行發行人(右)頒發2019年「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私校典範獎予林建煌校長】
在國際合作交流方面,目前已有225所國際盟校,國際共著論文達30%,國際生635位佔全校學生的十分之一。現今除持續深化國際盟校合作,更積極培養學生多元國際移動力及強化在地國際化經驗。在校務發展推動方面,2018年成立的跨領域學院,以杏春樓1樓及B1逾500坪的空間,作為學生創新創業的場域,正式啟動跨領域教育,培養北醫學子成為具廣度的生醫人才。
研究上,聚焦4+2+X特色研究領域,即聚焦癌症轉譯、神經醫學、胸腔醫學及人工智慧醫療等4優勢領域,將細胞治療及生醫器材研發列為2新興領域,未來還會將心血管醫學、腎臟醫學等潛力領域(X)納入研究特色,都會成為本校的亮點。此外,積極建置生醫加速器,募集北醫創業基金,鼓勵校院同仁將研究成果產業化,結合北醫附醫、萬芳醫院、雙和醫院的資源及人才,建構北醫生醫創業生態系。【左圖:本校首創以500坪的空間建構跨領域的學習環境】
在醫療面向上,三附屬醫院正積極推動人工智慧醫療,建置智慧醫院,發展具附屬醫院特色的養護體系,今年7月已與廣達電腦簽署合作備忘錄,將共同合作開發醫療人工智慧領域上的各式應用;6月也與桃園中壢新國民醫院簽訂合作經營合約,拓展北醫的醫療版圖,並落實醫療垂直整合。而2018年成立的臺北神經醫學中心,整合三院臨床醫師及學校相關基礎研究教師,建構教學、研究及臨床醫療服務的整合性神經醫學中心,展開北醫研究與醫療服務新頁。【左圖:林建煌校長(右)與廣達集團林百里董事長代表雙方簽署合作備忘錄】【右圖:北醫大於6月與新國民醫院開啟合作新頁】
另外,在重大建設上,君蔚樓、人文暨社會科學院大樓已完工啟用,雙和B基地教學研究大樓、生醫科技大樓在今年5月動工興建,預計2021年完工啟用,屆時將成為北醫推動國際生醫科技的研究基地。臺北癌症中心大樓與精緻型質子治療中心,目前工程進度也都超前,2020年即將完工,將使北醫的癌症醫療資源更加壯大而堅強,屆時除嘉惠更多的病人,也將大幅提升北醫體系的研發能量、醫療水準。【左圖:君蔚樓(左圖)、人文暨社會科學院大樓(右圖)於2018年6月起陸續完工啟用】
北醫一校七院已打下良好的基礎,但面對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健保環境的嚴峻,未來將有更多的挑戰,北醫體系應該要積極尋求轉型成長,在我們的成長曲線到頂之前,預先備妥第二波成長動能,才能無懼危機,重新發展向上攀升的第二曲線。期望藉由今年上半年擘畫的「北醫2030—未來十年願景發展白皮書」,以「擁抱改變‧創造價值」的精神往前邁進。
建煌於2017年8月1日承蒙董事會支持愛護,出任臺北醫學大學校長,迄今已屆滿2年;日前經董事會進行續聘評估,獲得董事會一致通過,並經教育部核定通過,2020年7月31日任期屆滿後予以續任,今後4年,將與各位繼續攜手打拼。
面對未來,我們將持續推動跨領域教育、聚焦特色研究、強化國際合作,建構生醫創業生態系、加強醫療垂直整合,持續拓展北醫的社會影響力,使北醫成為永續經營的幸福機構,邁向國際一流頂尖大學。【右圖:林建煌校長已續聘為下屆北醫大校長】
敬祝 暑安